肺癌是台灣十大癌症的第一名,可簡單分成兩大類,分別是小細胞型及非小細胞型肺癌。
小細胞肺癌:顧名思義,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癌細胞很小,約15%肺癌患者屬於此類,惡性度較高,在腫瘤很小的時候就會轉移,大多只能以化學治療為主。
非小細胞癌:85%患者屬於此類,又可細分為肺腺癌、鱗狀上皮細胞癌、大細胞癌、類癌等。其中以肺腺癌最多。
肺癌危險因子:
- 抽菸
與非吸菸者相比,吸菸者罹患肺癌的風險是從不吸菸者的 20 倍。
在肺癌發生以前停止吸菸,肺組織可以慢慢恢復正常。
除了肺癌外,吸菸還與口腔癌、喉癌、膀胱癌等直接相關。 - 二手菸
不吸菸的人吸入二手菸,會增加 1.3 倍罹患肺癌的風險。
女性因吸入二手菸而罹患肺癌的風險高於男性 (可高至 1.5 倍) 。 - 空氣污染
- 廚房油煙
- 職業因素
例如:暴露於石綿、二氯甲基醚、多環芳香烴、鉻、鎳及有機砷化合物等致癌物的工作者罹患肺癌的機會較高。 - 慢性肺部發炎
肺部的慢性疾病,如肺結核、塵肺症(矽肺)以及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等,常合併肺癌的發生。可能與長期的慢性發炎刺激導致支氣管上皮細胞產生癌變有關。 - 脂肪代謝異常
攝取高脂肪飲食和高膽固醇血症的人肺癌的發生率較高。
肺癌症狀:
- 肺部症狀:久咳不癒、呼吸困難、局限性哮喘、咳血、阻塞性肺炎、肺膿瘍、嘶啞、胸痛、吞嚥困難、上腔靜脈阻塞症候群。
- 轉移性症狀:腦脊髓轉移之神經壓迫症、骨轉移之疼痛、肝及腎上腺轉移之症狀。
- 肺癌伴隨之症狀群:神經痛、肌肉痛、肌無力、關節疼痛、低血鈉、高血鈣、腎上腺分泌失調。
- 全身性症狀:食慾不佳、體重減輕、倦怠、無力發燒。
肺癌治療方式有: 1.手術治療 2.放射治療 3.化學治療 4.標靶藥物治療
手術:
當病灶是可以手術切除時,依腫瘤的大小、生長位置及病人的健康狀況,手術方法可分為:
- 肺葉切除術:適用於腫瘤局限一個肺葉的病患,將整個肺葉切除並作縱膈腔淋巴結徹底清除術。
- 全肺切除術:如果腫瘤橫跨單側多個肺葉或是位於主支氣管,則須將一側整個肺切除。
- 楔形或肺小節切除術:雖然腫瘤僅局限於一個肺葉,但如果病人肺功能不全或健康狀況不佳,不適合接受肺葉切除術時,便可以考慮僅就腫瘤所在的部位作楔形或肺小節切除術以保留肺葉,但此種方式局部復發的機率較高。
放射線治療:
經手術切除的病人若病理檢查發現切除邊緣不夠乾淨,或摘除之縱腔膈淋巴結有轉 移時,為了將疾病治癒,病人需在手術後接受輔助性放射線治療,以加強對局部高 風險復發區域的控制。
無法手術切除的病人,或因年齡過高、肺功能不佳者,還有病灶範圍超過手術切除的安全限制,都可以經由放射線治療來儘可能將疾病治癒。
當病人診斷為 Ⅳ期全身性轉移的肺癌時,病灶的範圍已非局部,所以放射線治療在此時是扮演解決不舒服症狀、並增進生活品質的角色。
化學治療:
目前仍以傳統的鉑類藥物為主幹,搭配新藥的組合作為治療。
常見標靶藥物治療:
◎Iressa (艾瑞莎) 是全世界第一個非小細胞肺癌的「命中標靶治療」藥物。
◎Tarceva (得舒緩)適用於先前已接受化學治療後,但仍局部惡化或轉移之肺腺癌之二線用藥。
◎GIOTRIF (妥復克)適用於先前已接受化學治療後,但仍局部惡化或轉移之非小細 胞肺癌最新用藥,可顯著減緩腫瘤的生長。
我要怎麼樣才能預防自己的癌症不要復發?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Cur iustitia laudatur Sunt enim prima elementa naturae.
您的支持就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