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脫無奈的羈絆,愛惜自己的生命」
文 / 念慈
臉上總是帶著微笑、個子瘦小的寶珍出生在苗栗頭屋的客家村,父親是大陸來台的職業軍人,母親是個典型吃苦耐勞的客家婦女。這輩子最開心的就是小學時期,看老鷹自在飛翔、騎著腳踏車奔馳鄉間、河邊洗衣戲水的那段無憂無慮童年歲月。
為了分擔父母的經濟壓力,寶珍商職唸完即進入二專夜間部半工半讀,畢業後順利進入一間貿易公司擔任業務助理,也和妹妹在台北東區租屋同居。30歲那年,到了適婚年齡的她,透過婚友社認識了大自己3歲、從事安親課輔事業的先生,兩人在家庭背景相同、彼此情投意合的情況下,交往一個月便決定互許終生。
婚後,寶珍和先生一起工作,事業做得有聲有色。然而,另一方面卻發現公公失智,婆婆是個傳統舊觀念根深蒂固的人,不那麼好相處;雪上加霜的是,相繼出生的三個孩子當中,大兒子罹患妥瑞氏症,女兒也有閱讀障礙!面對接二連三出現的狀況,寶珍開始了蠟燭三頭燒、宛如日劇「阿信」的生活寫照。
2016年暑假,47歲的寶珍無意間摸到左乳有個硬塊,由於家庭與工作忙得無法抽身,她拖了6個月才去醫院檢查,結果是乳癌四期!多年來的生活模式,造就她超人般的高效率,沒有時間多想與難過,2017一整年,寶珍獨自默默承受著18次化療、開刀切除左乳、以及28次放療。治療期間也善盡自己的職責,沒有充分的休息!
生活裡的太多無奈壓得她病倒了,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必須適時喊卡,給身體足夠的時間恢復元氣。2018年她重新調整了生活步調,就在四處找資訊的當下看到了癌症關懷基金會開設的「癌友飲食指導專班」,於是報名成為第14梯次的學員。上了課之後才確實認識了六大營養素的分類,並照著冠蓉營養師為自己設計的黃金密碼均衡攝取食物。最讓她開心的是,之前怎麼吃都無法增加的體重,竟然在課程結束後成功增加了5公斤。此外,同學們的溫暖慰藉與志工們的無私奉獻也讓寶珍銘感五內!
生病的這段期間,寶珍經歷了公公與爸爸的相繼離世、婆婆的態度好轉、連孩子們似乎也瞬間懂事不少。大兒子今年通過特殊選才推薦至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系,女兒也順利進入致理大學五專部就讀,讓她備感欣慰。現在的她,深切領悟到唯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幸福的可能,因此,她將早上的時間留給自己,進修、運動、慢活,也在基金會擔任志工,希望將愛與希望傳給更多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