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不是女生的專利

文 / 念慈

61年次、有著靦腆笑容的Lawrence出生在台東池上鄉,父母經營電器行,家裡還有分別相差一兩歲的姐姐和妹妹。雖然偶爾要協助父母顧店,但大部份的記憶多是充滿單純的快樂。小學時期成績不錯的他,還被選入鼓笛隊,負責笛子與口琴的吹奏。

國一結束的那個暑假,媽媽為了讓子女更具競爭力,安排他與小學剛畢業的妹妹到台北參加暑期先修班,還努力讓他擠進升學班就讀。原本在台東成績優異的他,面對班上比比皆是的英數奇才與理化高手,讓他的學習信心盡失,成績也一落千丈。在那個「體罰」是「正當教育手段」的年代,缺乏父母關愛的他度過了人生最黑暗的青春期。

重考一年進入五專電子科,對學業的興趣不大,Lawrence倒是從口琴、輕艇等社團活動重新找回了自信,專四那年的女友還是個「那些年許多同學追求的女孩」,為此他成了眾矢之的,惹來不少妒嫉的眼光。這段青澀的戀情也隨著各自忙於大學插班考試無疾而終。

大學主修資訊工程的Lawrence,退伍後陸續在多家公司擔任程式設計師。2005年初,33歲的他發現左側乳頭下方有個硬塊,醫生說是脂肪瘤,持續觀察即可;半年後因為感覺患部抽痛,他去找整形外科(希望傷口會縫得比較漂亮),當被告知結果是「惡性」時,萬萬沒想到「乳癌」也會發生在男性身上!第二次手術切除整個左側乳房組織與16顆淋巴,搭配6次化療,確診為第一期HER2陽性乳癌。

療程期間他開始學習「郭林氣功」,幾年後也成了氣功老師,幫助許多癌友鍛鍊強身。就在罹癌即將屆滿10年之際,2014年底的肺部斷層掃瞄發現肺部滿天星的癌細胞以及3顆較大腫瘤,這次醫師安排胸腔鏡手術加上7次化療,再以標靶持續治療到現在。

2018年暑假透過氣功團體一位病友的介紹,Lawrence報名參加了癌症關懷基金會舉辦的第14梯次「癌友飲食指導專班」。從國中北上求學開始,Lawrence就是個標準的外食族,便當是他最常的選擇,飲食也以填飽肚子為主,不太講究營養均衡這件事,也忽略了加工食品裡的添加物。上了課之後才明白,不是只有綠色的才叫蔬菜,同時也學到許多關於六大類食物的知識,以及如何正確攝取健康的好油脂,最大的收獲是豆穀漿與蔬果精力湯那兩杯無敵飲品,不僅讓他較有精神,連排便也比以往順暢多了。

面對疾病的再次造訪,Lawrence的態度顯得坦然,選擇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安排,以前不開心可以悶著一個禮拜不說話的個性,現在已經練就不往心裡去的工夫,畢竟人生無常,好好珍惜眼前的當下,有什麼事比活得開心還重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