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閻羅王拒收的那5%」
穿著橘色背心的阿正向我揮手,邊整理送給癌友的愛心物資、問卷。身上背著「大砲」相機,把物資一箱一箱搬上二、三樓。穿梭在飲食指導專班課程之間,「來——笑一個!一、二,喀,好,謝謝!」阿正的笑容散發一股正能量,感染整個教室。你不會看出來,他是一位與胃基質細胞瘤和平共處長達七年的資深癌友。
「判若兩人。」
建築工程出身的阿正,年輕時就由專業工程訓練,成為負責任的主管,處理各種緊急事件、工程標案。他第一次皺起眉頭,說起這樣的工作壓力不小,因為還要協調各工地大大小小的問題,包括面試高階主管、教育訓練,也有地方聲勢需要平撫,將來能否再有穩定案源,也靠他張羅,造就阿正有著高抗壓、時時冷靜應對的人格特質。與今天第一次碰面,臉上掛著爽朗笑容的這個「阿正」相比,可說是判若兩人。他回想這個特殊的癌症—長在胃底部的癌細胞瘤,明明每次吃飯,就會磨損胃底、引起胃痛,但是在發病之前,卻一點異狀都沒有。
「直接吐血,2012年的7月12日,我在員工宿舍,剛和在台北出差的太太講完電話,突然很想吐,衝去浴室時吐出來的就是一地鮮血。」他驚覺應該趕緊打給同事、下屬,還要通知在醫院工作的朋友,「我要送急診了,現在,去急診室等我。」路途上仍反覆嘔吐,抵達醫院立刻照胃鏡、止血、輸血,半夢半醒的阿正依稀聽見護理師提到cancer(癌症)。
「這..怎麼可能?!」
7月13日早上醒來後,醫生說腫瘤破一個洞,肝臟也有腫瘤細胞。他形容,影像上顯示肝臟就像一串葡萄,粒粒分明,若貿然開刀,不但胃要全部摘除,肝也難逃大部分切除的命運。阿正感到又痛又虛弱,決定先不要讓太太知道,於是跟姊姊聯絡,討論治療計畫。一直到為了符合治療條件,醫生說服阿正不開刀,轉安寧病房,才讓太太知曉病情。「當時醫生說,大約只剩下半年壽命,五年存活率也只有5%。可是我很清楚,我不止可以活半年,我很清楚,我要成為那5%!」
回到家之後,護理師每星期來打標靶藥,那是最痛苦的三個月。每一次打完藥,就像全身血管都燒起來般,坐著也不是,躺著更想吐,隨便一個動作都讓人天旋地轉。不只副作用,阿正的三餐只能將飯、菜按照平常進食量,用機器打成泥,說服自己能吃就吃。可每次嘗試進食,胃裏癒合的傷口又會裂開、出血,每天吃幾餐,就痛幾次。一向吃苦慣的阿正,有段日子也沮喪覺得「日子沒剩多久了」。這時,太太的一席話給阿正重新活下去的信念。
「你答應過我,不會比我早走。你記得嗎?你答應過我的。」
撐過三個月最艱辛的治療,10月28日回診檢查,肝臟上的腫瘤顆數少了一半以上,胃裡的腫瘤也開始變小,才讓他們鬆了一口氣。醫生決定改吃口服標靶藥,阿正才逐漸恢復體力,有力氣走路。「我當時就決定,將壓力放下、心情跟著放鬆。那兩年,肝臟其他顆腫瘤都消失的關鍵,你知道是什麼嗎?」我聽得入神,阿正接著說。
「正念、規律運動、正確飲食。」
他養成每天走路1小時,至少5-6公里。常看影集、youtube,尤其相聲節目,除了讓自己開懷大笑,他也開始找更多可能的抗癌資訊。「如果規定自己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壓力反而來了,我決定多方嘗試。經過不同基金會的比較,我找到癌症關懷基金會,針對飲食做改變。」於是阿正報名台中飲食指導專班第一屆,結果上課前一週,胃裏的傷口又破掉了,休養了一整年,到第二屆才來「回鍋」上課。
跟著主任周靜雅營養師,養成寫飲食記錄的習慣。太太一路幫忙,加上開始自己種菜,阿正讓營養師教起來輕鬆許多。甚至還會向營養師反應「黃金密碼(飲食份量)」吃不飽,體重會掉,積極跟營養師討論,體重才好好維持在54公斤。阿正說:「剛轉口服藥那陣子,吃任何東西都會讓胃裏破皮的傷口很痛,藥物也讓皮膚也變薄、身體容易水腫、起紅疹,三不五時還會胃痙攣。但神奇的是,開始喝精力湯、豆穀漿之後,原本一個月胃痙攣3-4次變成不到一次。紅疹則完全沒有了,嘔吐感也降低很多。」
「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罹癌七年的阿正仍有登山好體力)
持續吃全食物飲食,體力好到還可以爬山,五天四夜都不是問題。只要提前準備,阿正開始教我:「山上的低溫可以保存鮮食,我清晨會用保溫杯裝好精力湯、新鮮水果、分好份量,再將新鮮蔬菜汆燙後放入保鮮袋、抽真空。全數裝好後用雙層保冷袋背上去。」他說,想出去玩,就是要這樣。同團的夥伴裡,6、7成都是癌友,阿正還會多帶,說服他們一起用餐,成為互相照應的「麻吉」,笑稱這是一團「閻羅王都不敢收」的登山社。
(閻羅王都不敢收的登山隊-攻頂成功!)
「閻羅王都不敢收。」
另一位胃基質瘤的癌友,醫生判定屬於高復發群,按科學數據,應該復發、開刀2-3次就不行了。可是這位癌友12年來開了8次刀,現在仍體力好、一起登山。阿正形容,找到一種喜歡的事,其實學習過程跟治療很像,爬的時候覺得很痛苦,心想「為什麼要折磨自己」。可是每一次過程、經驗、身體狀況,也像養成一種飲食習慣,讓他更「了解」自己的身體,也找到自己突破的感覺。上課之後,他仍習慣紀錄飲食,漸漸發現冬天吃辣的副作用特別容易發作,包括心悸、嘔吐。光是吃麵配一點辣椒都會有感覺「快來了。」
「改不改變,只差在踏出去那一步的距離。」
(只要願意邁開腳步,合歡山北峰不是問題!)
現在阿正的每一步,都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人,只要基金會有活動,他都盡可能參加,背著相機攝影、整理物資、發問卷,最後阿正笑著說,生病前曾跟太太說,他想要50歲就退休,去全世界的海底潛水,帶著孩子環遊世界。「七年了,生病之後,我只要陽光、空氣,和水。回歸最自然的狀態,我就心滿意足了。」
文/陳扆洵營養師
文正-癌友飲食指導專班台中班第二梯學員
畢業後,成為我們的熱心志工,回饋基金會
誠摯歡迎您以小額捐款支持癌友飲食指導班:點擊前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