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失而復得的健康」
文 / 念慈
和住了大半輩子新店的小惠相約碧潭邊,在一個湖光山色的清麗早晨,聽她娓娓訴說著她的生命故事。
小惠的父母是政府撤台的第一代外省人,早年擔任軍職的父親,由於優異的外文能力,後來開了間貿易公司。因此,她從小就對匯率特別敏感,爸爸的工作讓她增長了許多知識,也開闊了不少眼界。
小學時期學業成績還不錯,運動方面也相當出色,進入私立女中後,強烈的升學壓力讓她覺得讀書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於是,高中選擇商職夜間部,白天在一家公司當小妹。半工半讀的體驗,讓她明顯感到學識的不足,高職畢業便轉往美國主修財稅,最後成功取得企管碩士的文憑。
結束留美7年的學生生涯,26歲的小惠返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期貨公司擔任歐美夜盤交易員,晚上10點到清晨6點的工作時間,以及菸霧瀰漫的工作環境,對向來是個夜貓子、菸酒均沾的她來說完全不是問題;之後她也陸續做過投信公司高層主管秘書,以及金控壽險業儲備幹部。
29歲那年,在母親友人的牽線下認識了大自己3歲的留美電腦工程師,交往2年後攜手邁向人生另一個階段,小惠也在32歲懷孕後離開職場,專心做個家庭主婦。隨著一雙兒女陸續出生,她除了在家相夫教子,閒暇時也擔任國小代課老師與家教,一家人過著平靜穩定的安逸生活。
2017年1月,年屆45歲的小惠,接到衛生所一通乳房攝影的宣導電話,檢查後的結果一切正常。同年6月,左乳內側靠近胸骨處出現了一條彎月狀的凹陷,由於媽媽16年前曾經罹患乳房原位癌,小惠不敢大意地立刻採取行動,經過兩家醫院的檢查,確診為HER2陽性乳癌!媽媽的鼓勵給了她很大的勇氣,家人的照顧與陪伴,讓她開完刀後順利挺過8次化療、18次標靶以及30次放療的漫長治療期!
此外,透過個管護理師的引介,她也加入一些支持團體,獲得了許多寶貴的資訊與幫助,其中一位病友告訴她可以參加癌症關懷基金會所開設的「癌友飲食指導專班」,學習正確的飲食方法,於是在治療期間就報名成為第14梯次的學員。從前認為是蔬菜的玉米、地瓜、南瓜、山藥等,原來都屬於澱粉類食物,上了課之後才發現自己吃了過多的澱粉而忽略了足量蛋白質的攝取;透過詳實的飲食記錄,更加瞭解自己是否吃得均衡。經過三個月的飲食調整,現在的她不僅更有精神,連暈眩的狀況也獲得了明顯改善。
一場病也迫使小惠必須改變自己長期不規律的生活作息,回想生病前經常凌晨3-4點才睡,難怪身體會發出抗議的怒吼!失而復得的健康讓人倍感珍惜,她期許自己凡事多點包容,恢復體能後可以全家人一起運動、打球,陪伴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