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養師哪去?他轉健身她拚食育
根據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統計,僅四成營養師在醫院執業,其餘六成營養師去那裡?
除了在學校負責營養午餐、擔任教職、在基金會任職等,許多營養師投入業力,如瘦身中心、健身房,甚至自行開業,還有人當網紅推薦保健食品。
曾在教學醫院服務十多年,並擔任醫院營養室主任的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營養師黃翠華指出,醫院營養師關注院內醫護人員及病患的餐食,工作時間從早上六時至晚上十時,須輪班,由於需緊盯餐食,除了要在廚房現場之外,還需與食材供應商溝通等,做的事情比較瑣碎,局限性也比較大。
「營養師可關懷的領域廣泛,不是只限於關注病患的營養。」黃翠華表示,日前參與國際食育會議,發現日本小學五年級課程中,有一項是「今天的晚餐交給我」,這讓她深深震撼,國內有許多民眾,直到出社會可能還不懂營養與烹飪。美國則有特別為醫師開設營養與烹飪課程,由營養師教導醫師營養與食療。
年近卅的營養師小敏(化名)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在醫院執業,但營養師在院內不如其他醫護人員受尊重,加上在醫院拚老命工作,薪資調整幅度也不高。她如今在營養新創公司服務,協助患者減肥、調整營養餐點,薪資好,也不會過勞,種種成就感讓她重新愛上營養師這分工作。
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