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找醫生,健康靠自己」
文 / 念慈
年近75的濟哲兄,舉止溫文、謙沖穩重,總是笑臉迎人的他,寫得一手人人稱羨的漂亮毛筆字。
父親從事原木買賣,童年常帶著弟弟妹妹在浸泡木頭的池塘邊整理叢生的雜草與木材碎屑。小學一到六年級都擔任班長的濟哲兄,規矩懂事的個性加上品學兼優的表現,特別受到老師的喜愛。高二時,父親在一場意外中不慎被巨木壓成重傷,在醫院昏迷了一個多月。他白天上課,晚上照顧爸爸,體力不勝負荷的情況下被迫休學,全力協助母親分擔家務。
4-5年後爸爸康復出院,他才接受徵召入伍,在澎湖空軍基地擔任三年通訊兵,晚上參加隨營補習班,順利完成了高中學業。某日值班,一名資深老長官在練毛筆字打發時間,他也認真跟著寫,這位同袍於是傾囊相授書法的技巧與訣竅。練了一手好字、深受長官賞識的濟哲兄,自然也包辦了營區所有保防標語的書寫工作。
而立之年在父母牽線下結婚,育有兩男一女的濟哲兄,陸續在幾個公家單位服務了十多年,也曾與朋友合資經營加油站,最後由於體力因素,在68歲結束了自營6-7年的瓦斯行。退休後,做做慈濟志工,過著含飴弄孫的愜意生活,卻常常有疲倦、嗜睡、精神不好、胃口欠佳等狀況,由於沒什麼大礙,他也不以為意。
三年前,一次例行體檢發現膽管腫脹,接著到肝膽腸胃科做了詳細的血液篩檢與斷層掃描後,得知罹患了罕見的壺腹癌。濟哲兄在家人與醫師的極力勸說下,才同意接受手術。住院一個月期間,醫護人員與太太孩子無微不至的悉心照料,讓他得以戰勝病魔,快速恢復健康。
從事生技業的女兒,為他提供許多健康訊息,更替他報名癌症關懷基金會舉辦的「癌友飲食指導專班」,成為第11梯次的學員。之前「吃」這件事對他來說,只要填飽肚子就好,完全憑藉自己的喜好,決定吃什麼與吃多少。上了課之後,才知道「吃」原來有這麼大的學問,不僅要慎選真食物、好食物、全食物,還得注重營養的均衡。
走過3/4個世紀、歷經病痛的濟哲兄,非常認同「信心是生命的泉源」、以及「有病找醫生,健康靠自己」的道理。現在的他,每天固定喝兩杯,早上一杯豆穀漿,下午接孫子回來一起喝精力湯。一場病,換來全家人對飲食的重視,即使代價不小,卻深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