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閃淚光裡,看見生命的力量」
文 / 向日葵
去(2017)年身體不斷出現警訊,先是4月時因為卵巢扭轉,所以切除單邊卵巢與子宮;而做完婦科手術後,一直覺得胸部有異狀,8月時檢查是乳癌,接著是一連串的治療。
有時候想,是什麼樣的因素,讓身體生病了?可能是生活的環境,也可能是日積月累的情緒與壓力。
小花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母親在民國99年罹癌,身為子女的小花與家人們,一直覺得長年生活的壓力是母親生病的原因。
身為長女的小花,從小就分擔著家庭的勞務與經濟的壓力。11歲時,父親因為盲腸炎轉為腹膜炎住院半個月,小花與妹妹拎著魚,搭公車到醫院照顧父親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國中畢業後,半工半讀完成高職學業,在那三年時光裡,白天到日式管理的工廠擔任作業員,賺取微薄薪資貼補家用,晚上還要到學校就讀夜間部。有時候輪班輪到凌晨四點的班,一個年輕女孩子在夜光裡穿過黑暗竹林的道路前往工廠的身影,仍感到心酸,眼淚仍會不禁流淌而下。這樣的堅強性格,也許是來自母親的原型,一個客家女性的寫照。
只是,堅強的性格也太能忍了,也許這撐起一個家庭,撐起一片天的傳統美德正也是太過壓抑性格導致生病的原因。
生病後,就拿出一如既往的堅強去面對癌細胞,採取積極正向的治療方式,在數次的化療後,病情得以控制。每每回想化療期間的自己、身體的感受、情緒的負面,還是會泛著眼淚,想要抱抱那時候的自己。
罹癌、治療癌症都只是過程,但是良好的生活習慣與飲食才能讓自己的身體慢慢恢復健康。因為剛好看到癌症關懷基金會的課程資訊,毫不猶豫地報名,透過對飲食的認識與調整,找到一種持續愛自己的生活方式。小花至今仍然持續每天2杯救命飲品,用豆穀漿開啟早晨,用綠拿鐵整理身體,不只是自己,也把這樣的生活方式分享給家人。
或許很多人罹癌後,會不斷質問「為什麼是我?」。
但現在想想,有時也挺感激上天給了這麼一堂課,雖然辛苦,但是更認識自己的身體,更知道自己需要或者說更適合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進而找到一個讓自己、家人都舒服的樣態與目標。也希望這樣的「獲得」能回饋給正在努力的病友,甚至是一般人。
在最黑的天空裡,才能看見一閃一閃的亮眼星星;也總會在淚光閃閃裡,看見生命的力量,宛若黑雲邊上鑲著的金邊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