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berry

WHO也推!挪威人6星級防癌飲食這樣吃

北歐人逛超市都買什麼來吃呢?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證世界最「瘦」國家

他們的飲食跟地中海飲食有不一樣嗎?

北歐防癌飲食

什麼!北歐居民的健康狀態,好過美國和英國!

注重蔬菜、漿果的飲食習慣,北歐人更加重視季節性,因為當季食材更新鮮,添加劑及農藥都更少。近年不少執行6~26週北歐飲食的研究表示,這樣的飲食型態具有以下功效:

  • 降低發炎指數
  • 改善血脂肪:中性脂肪、總膽固醇、LDL下降、HDL提高
  • 改善胰島素抗性、增加敏感度
  • 舒緩血壓

來吧!剖析這個秘密,就來自北歐人遵守6種飲食原則!(但根據區域不同,內容些微不同。)本次除了種類原則,統整文獻中的「建議份量」如下:

  • 全穀類及其製品>25%總熱量(其中一半要來自黑麥):

以黑麥、燕麥等保留食材完整度的為主,如黑麥麵包、全榖米、麵食。我發現,和台灣相比,北歐的全穀製品還有超高纖維,是幕後英雄!例如文獻中攝取的餅乾(Biscuits)全穀類麵條都是每100公克就有7-8公克以上的纖維質。

  • 跟著季節吃蔬果:>500公克/天

北歐蔬菜主打結球甘藍、花椰菜及根莖類蔬菜。北歐寒冷的環境下,根莖類蔬菜較容易生長,所以非常容易取得;價格便宜,還是高纖維、鎂、鉀離子的重要來源!

水果部分以漿果類(藍莓、黃莓、黑莓、越橘)為特色,高量的花青素及天然抗氧化劑(植化素)協同下,和其他營養素對抗身體發炎。

綜合攝取量建議300公克為一份,一天至少2-3份。是不是跟台灣常推行的蔬果579很像呢?台灣人還需要注意水果量非常容易失衡,尤其需要控制血糖的族群一定要特別注意啊!

berries

  • 新鮮魚類300-450公克/週,每週2次富含魚油的魚種

四篇不同北歐飲食的研究都強調魚類為主要蛋白質來源(鮭魚、鱒魚、鱈魚都不錯),重量則不一。大約以100-150公克為一份,建議每天都攝取,或每週至少3次。除了注意食物鏈頂端的大型深海魚種要小心,非常注重omega3:6兩種脂肪酸的比例不可失衡。

其他肉品以雞肉(白肉)為主要,非必要時不吃紅色肉類(牛/羊/其他)。也是有學者建議自由攝取,但比重及順序以魚優先。

如果攝取乳製品,建議脂肪低於1%的牛奶或低於17%的起司;優格及優酪乳則無特別限制。

  • 攝取優質烹調油脂:食用油主要是油菜籽油(canola oil),其次為初榨橄欖油

首重高比例omega3(油菜籽油/芥花油/堅果),盡可能減少促進發炎的omega6脂肪酸出現。同時提高有益心臟健康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臟、腦部、眼睛、情緒和神經系統的保護都能發揮作用。

  • 徹底拒絕任何加工過的食品

不吃微波餐盒、加工肉品、加工果汁;飲料類都不建議額外加糖。而部分研究認為,咖啡或酒精可適度自由攝取。

rye_s

北歐飲食,是不是跟我們防(抗)癌飲食很像呢?

雖然目前少有研究把此飲食與癌症直接做出連結,但根據最新的大數據分析,北歐人懂得挑選「食物組成」是該文化的重要關鍵!這樣的飲食策略,也已經建議給專業醫療人員,希望飲食可以與藥物一起改善疾病。並期待減少藥物的使用,因為食療就能有效又安全!

參考文獻連結:Berild et al., 2017Ulven et al., 2016

撰文/陳扆洵 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