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知足的達觀人生」
文 / 念慈
錦昭因為出生在新竹縣關西鎮的錦山里,因此,名字中有個錦字。爸爸是小學老師,媽媽是典型的家庭主婦,家裡還有一個哥哥與一個妹妹。自小,錦昭就是個乖巧聽話功課好的女生,她總是盡可能做好每一件事,即使結果不如預期,也覺得至少自己盡力了,而不會鑽牛角尖。
大學讀淡江中文系,錦昭第一次真正離開家獨立生活。畢業後,也許是受爸爸的影響,她去報考教師甄試,順利在桃園做了兩年代課老師。後來因為妹妹在台北工作,因此,她也順勢搬去與妹妹同住,彼此照顧。
在台北,她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在新光保險公司做「防癌天使」,實際上就是銷售癌症保單的業務員,在保險觀念尚未普及的30多年前,錦昭卓越的表現深獲部門長官的肯定,後因不願跟隨主管前往大陸發展,而結束做了將近16年的保險業。
由於之前在保險業也接觸過一些金融商品,因此,錦昭在待業的這段時間,到社區大學研習股票技術分析相關課程。凡事盡力做到最好的個性,又讓她獲得老師的賞識,留她下來當助教,後來又考取期貨營業員執照,順利跟隨老師的腳步進入元大期貨工作至今。笑稱自己非常會考試的錦昭,同時也報考期貨分析師執照,並在多間社區大學教授股票技術分析與期貨等課程。
就在102年3月份拿到期貨分析師執照時,總覺得身體非常容易疲倦,心想也許是年紀的關係,沒太在意。6月份覺得胃也不舒服,於是到台北長庚照胃鏡,並在醫師的建議下,做了生平第一次的子宮抹片、乳房X光攝影、與糞便潛血檢查。當時54歲的錦昭天真的以為,這些應該都是60歲以後才要做的事!
8月份醫院通知必須至乳房外科回診,做進一步檢查。經過超音波、穿刺檢查後,發現右乳外側上方有個直徑2公分的異常組織,醫師覺得不樂觀,建議先做四次化療再開刀。化療後,腫瘤組織縮小到直徑1公分,開刀切除,確診為三陰性乳癌第二期。一個月後再進行6次化療與30次電療。現在,只需每半年回診追蹤即可。
罹癌確診的當下,錦昭也像大多數病友一樣,覺得自己向來是個注重飲食、生活作息正常、無不良嗜好的乖寶寶,為什麼疾病會找上門?現在醫療的部份已經結束,那麼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來防止惡疾再來拜訪?單身獨居的她,非常感謝生病期間妹妹與外甥女的悉心照顧,以及同事的關懷協助。其中一位曾來基金會參加過活動的同事,更積極鼓勵錦昭來做諮詢,進而報名參加103年9月開課的「癌友飲食指導專班」,成為第六梯次的學員。
課程中,錦昭發揮一貫的努力學習態度,認真聽講,並按部就班應用在自己身上。以前最愛的魚丸貢丸等加工食品,上課後才知道與食物的差別。以前只吃蔬菜水果或網路食譜減肥,但效果總是不能持續,很容易又胖回來,上課後才知道,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黃金密碼,每餐按比例原則吃,營養豐富不用挨餓,還可達到不復胖的效果,真是太棒了!以前早餐總是三明治,現在的早餐是一杯豆穀漿加上一杯蔬果精力湯,營養均衡多元,上班時的體力更加充沛。營養師重新定義好食物、真食物與全食物,教授六大營養素分類與健康的烹調方式,並按照自己的黃金密碼攝取對身體最有益處的營養份量,這些終身受益的知識,讓自己原本徬徨不知所措的心,轉而變得平靜與篤定。
如今,錦昭渴望過了五年觀察期後,可以不受威脅地享受生命,量力而為不強求,凡事開心自在就好。同時,藉由在基金會擔任志工的機會,可以隨時提醒自己生命的可貴,以及不斷吸收更多的健康新訊息。時時感謝,處處感恩的錦昭,正平和穩健地展望著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