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重新定義美食
提到美食,你會想到甚麼? 牛排? 龍蝦? 鵝肝? 魚翅? Toro? 帝王蟹? 魚子醬? 佛跳牆? 紅燒蹄膀? 炸雞? 漢堡? 甜點? 冰淇淋? 巧克力? 或以上皆是。
傳統的美食定義,通常:食材要稀罕昂貴,最好是山珍海味,要不也得是雞鴨魚肉、海鮮;香味要濃郁撲鼻、香氣四溢;口味要香醇甘甜、汁濃味厚;口感要香濃滑順、Q彈爽脆。要這麼好吃,通常得加很多調味料、慢燉久煮、大火快炒、炸得酥脆,烤得油亮,甚至可能還有秘而不宣的添加物。
這樣的美食吃多了,不僅銀子很傷,健康更傷,因為它根本違反人體的需要。根據專家研究: 高油、高糖、高動物性蛋白質、卻缺乏微量營養素的食物,會讓人體產生「惡性飢餓」,只有更多高糖、高油的食物才能滿足,於是形成可怕的「食癮」。
很少人會把蔬菜、水果、豆類、全穀當美食,但是綜合過去二十年營養學的研究,所有新發現能幫助我們提升免疫力、防止生病的高微量營養素,都在天然蔬菜、水果、豆子、堅果、種子裡。這些被稱為第三種微量營養素的植物化學素,在加工食品裡沒有,動物性食品也沒有,只存在在植物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吃比較多量的蔬果、豆類、全穀,而且要連皮帶籽整個吃,才能吃到完整的營養,也因此,我們應該重新定義美食,要把應該多吃的東西當成美食、做成美食。
所以我在剛出版的「吃對全食物」一書中,對美食下了一個新的定義。對我來說,美食就是:天然的好食材、在對的時空季節、用適當的烹調、簡單的提味,吃到食物天然的好滋味和完整的營養。如果在烹調過程中,還加入對家人的愛心、對土地的關心、對自然運行法則的了悟,那收穫就更大了。
我曾經用香椿醬征服了一位美食達人的味蕾,顛覆她對生機飲食清淡無味的刻板印象,所以想跟大家分享這道美味又健康的春天美食—香椿醬。
品嚐香椿最好的季節是春季,口感最鮮嫩,營養價值也最高,過了穀雨就會嫌老,尤其香椿的香氣禁不起久煮,所以切碎打醬最好。
香椿是藥用植物也是食物,中醫認為香椿有開胃健脾、清熱消炎解毒、除濕收斂止血的作用。聯合國亞洲蔬菜中心研究150種蔬菜後發現,香椿的抗癌效果排名第一,是地瓜葉的 3 到 10 倍。香椿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等有明顯的抑制及殺菌作用,可防治感冒和肺炎,還能穩定血糖、降低血壓。
香椿的胡蘿蔔素特別豐富,抗氧化功效很好,它的維生素A、C、E,還有鐵質、鈣質含量也很豐富。 香椿醬是用香椿樹最尾端的嫩葉作成的,特殊的香味很能引人食慾。
春天氣溫變化大,一不留心就容易感冒,所以可以多吃美味的香椿,既能提升免疫力,又可預防感冒, 還可以抗癌,更棒的是滋味美妙,吃了口頰留香,何樂不為?
成 品:約300c.c.
材 料:
- 香椿葉 150g
- 醬油 3大匙
- 味噌 2大匙
- 冷壓芝麻油 2大匙
- 烤熟杏仁果 40g
- 橄欖油 4大匙
作 法:
- 將香椿葉洗淨晾乾,只取15公分左右的嫩葉芽,不可有梗,不可有任何水分
- 將所有材料置入調理機容杯,蓋緊杯蓋,將調速紐固定在6,啟動電源,打約1分鐘,過程中使用攪拌棒協助調理,完成後,關掉電源,打開杯蓋,倒入容器中,即完成。
這道醬料適合全家大小,尤其有高血糖、高血壓,或者食慾不振、產後出血、久瀉不止的人。可以用來抹麵包、饅頭;拌麵、拌飯、拌青菜,用來燒豆腐、豆皮,更是對味。香椿季節很短,可趁盛產期多做一些,冷凍保存,需要時再取出使用。
熱量:1261.8 Kcal 脂肪:114.6 g 蛋白質:23.2 g
醣類:45.9 g 膳食纖維:24 g 鈉:3502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