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剩兩個月生命,現在是全食物飲食種子教師。」

撰文:營養師 陳冠蓉

102年8月開始,癌症關懷基金會著手進行第四梯次的癌友「飲食指導計畫」,過去在醫院衛教癌友,大多是給予術前或術後的飲食建議,但「飲食指導計畫」是對癌友長期的營養飲食介入、追蹤與陪伴,讓我深刻體會"關懷"對照護的重要性。

自102年6月份開始,癌症關懷基金會到各大醫療院所舉行防癌飲食演講,招募多位癌友參加說明會,經過細心的營養評估與篩選之後,共招收22位癌友。營養師團隊規劃針對癌友的營養衛教課程,並給予癌友個別的飲食指導,逐漸看見學員學會分辨六大類食物、懂得選擇好食物、體重漸趨正常、生化數值也大幅的改善…,最棒的是,癌友能夠燃起抗癌的盼望與積極度,心裡好多感動,很想與您分享口腔癌的病人─王先生的故事。

初次見到王先生是在102年7月26號舉行的說明會,王先生與太太看起來是一對感情很好、純樸的夫妻,王先生個性活潑外向,雖然因頭頸術後的影響,發音不太清晰,但是每次都熱情跟大家打招呼或回答問題。王先生是模具鑄造商的老闆,生病之前最喜歡吃三層肉與花枝,而且,長期有抽菸與喝酒的習慣,因為工廠員工都是原住民,也跟員工一起學吃檳榔。王先生因為常喝醉酒回家,所以總是處於精神渙散的狀態,兒子和女兒都不自覺地跟他保持距離,不喜歡跟他說話,夫妻關係也因此漸行漸遠,王太太心裡也曾多次萌生離婚的念頭。

我要活下去,還有很多事沒有做…

100年8月5日王先生被診斷罹患口腔癌四期,醫生說王先生只剩約兩個月的生命,王太太聽了當場腿軟站不起來,也曾經想勸先生放棄痛苦的治療,但是,王先生卻堅持要進行手術治療。他跟太太說:「我要活下去,還有很多事想做還沒有做…」,因此,當天立即安排住院,並進行大範圍的切除手術,切除舌頭、大部分的淋巴結,也拔了10多顆牙齒,因為術後傷口太大,無法由口進食,外科醫師幫王先生作了胃造口,食物只能透過胃造口的管子灌進去,提供身體所需要的營養。

剛開始是使用市售的管灌營養品,但是因為營養品支出的費用太龐大,王太太就參考「每天清除癌細胞」這本書,嘗試製作流質食物,逐漸以天然食物取代市售營養品。也定期陪先生回醫院檢查,追蹤身體的狀況。罹患舌癌後的王先生,性情與生活習慣有了很大的轉變,不僅會主動打理家務,也積極樂觀的面對術後的生活,這兩年間,王先生共歷經36次放療與6次的化療。

102年7月王先生透過社工師的介紹,報名參加癌症關懷基金會所舉辦的第四梯次「癌存者全食物飲食指導計畫」,藉由營養師的專業課程與一對一的營養諮詢,幫助王先生的飲食從原本的單一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原本每日攝取熱量約1325kcal/day,與身體實際所需要的2300kcal/day相差甚遠,加上飲食多以主食類與蔬菜類為主,缺乏豆魚肉蛋類與水果類,所以王先生常感到虛弱無力。

兩週一次的營養指導課程,讓王先生的飲食有大幅的改善。長期以來,王先生的肝指數都居高不下,上個月檢查SGOT:222 U/L,SGPT:212 U/L,結果這個月檢查結果,肝指數下降SGOT:26U/L,SGPT:32U/L,王先生的主治醫師驚訝的問他:「你最近吃了什麼特別的藥嗎?」王太太說:「咦?他只吃醫師開的保肝藥啊!」醫師說:「我給的藥也不可能降那麼快,是不是有吃什麼東西呢?」王先生仔細一想才發現這兩個月,唯一的改變就是”飲食”。

王太太一離開醫院,就迫不急待地打電話告訴我好消息,讓我想到每次王先生認真學習的模樣,他總是最積極答題的學員,重點是答案都很正確呢!也常主動關心其他學員的飲食狀況,王太太感動的說先生真的改變很大。聽著王太太激動地分享這一切,我的心裡好感動,癌症關懷基金會堅持的關懷與服務理念,能夠帶給一個家庭這麼大的轉變與感動。

從原本被醫師宣判只剩兩個月的生命,王先生到現在已經歷了兩年多的光陰,罹癌雖然曾經帶來恐懼、悲傷,卻也帶來很大的祝福,讓原本幾近破碎的家庭,重新圓滿,王先生的兒子與女兒跟爸爸的關係變好,王太太也重新對婚姻有盼望,口癌病友會也邀請王太太幫忙病友與家屬們上課,分享他如何製作天然的管灌飲食,很感謝王太太成為最佳全食物飲食的種子教師,將愛與關懷傳遞出去!

希望王先生的故事,能帶給大家更多希望,積極面對生命的挑戰,並從現在開始作改變錯誤的飲食習慣,轉念面對生命中的挑戰,"癌症"或許也能成為讓人生命更加豐盛與幸福的契機!

王木發/舌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