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看乳癌與子宮肌瘤:脾經、氣鬱與按摩調理法

中醫看乳癌與子宮肌瘤:脾經、氣鬱與按摩調理法

文/沈邑穎中醫師 修訂

想知道乳癌與子宮肌瘤背後可能的中醫解釋嗎?本篇帶你從氣鬱、血瘀與脾經三連律的觀點出發,了解常見婦科問題的身心關聯,並提供簡單實用的日常調理方法。

內容目錄

1.從「氣」談起:情緒與乳癌的潛在關聯
2.從氣病到血病:惡病質失衡如何一步步成形
3.子宮肌瘤和寒氣有關?中醫觀點解析氣血不暢與瘤體形成
4.乳房、甲狀腺、骨盆腔(子宮、卵巢)三連動?脾經三連律一次搞懂
5.脾經按摩怎麼做?腿部保健助攻乳房與子宮健康
6.想預防乳癌?按對大包穴、太白穴,守住胸部健康
7.婦科的守護門戶:三陰交穴的日常照護
8.脾經是體內的幸福根源 中醫教妳愛自己
9.關於求生欲與愛自己:給乳癌朋友的溫柔提醒
10.個案分享與沈醫師的溫柔叮嚀

1.從「氣」談起:情緒與乳癌的潛在關聯

在中醫理論中,脾經與胰臟、脾臟、消化系統、免疫系統及造血功能密切相關。其經絡行走路線由下而上:起自腳的大拇趾內側,經過小腿與大腿內側,進入骨盆腔、乳房,再上行至甲狀腺,最終連結到舌頭。

 

脾經經絡

(圖片來源:《12經絡人格解密:身心共振的中醫之道【附:經絡人格速查表】》/作者:沈邑穎)

那麼,乳癌為何與脾經有關?

 

《黃帝內經》指出所有疾病的起頭皆在於「氣」,氣不行則血不行。氣若運行不暢,不僅營養無法輸送、廢物也會難以排出,便會於臟腑與經絡間滯留、堆積,成為病變的溫床。

脾經是12條經絡之中,最具母性且心思最細膩的經絡,很容易受到情緒波動影響。脾經通過乳房,來自親密關係的震盪尤其容易影響乳房,導致氣血阻滯,時間一久,阻滯情況加重就會出現大變化,如後文提到的「惡病質」癌症等。

乳房位於心肺之間,而心與肺是氣血運行的關鍵。

此外,中醫認為乳汁與月經皆由「胞脈」所主。《素問.評熱病論》:「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胞脈上連心臟,下連子宮。心主管情緒的平衡,這也說明了情緒對乳房健康的影響:

(1)若該月情緒特別波動,如煩悶或壓抑,常會在經期前感到乳房脹痛。

(2)肝走在乳頭上面,如果肝氣不舒時,生理期前乳房也會很痛。

因此,中醫觀點中,乳癌常與「氣鬱」相關聯。尤其乳癌與肝癌,皆與長期壓抑、悶氣、生氣等情緒高度相關。經前乳房的不適,不僅是生理變化,更反映出情緒與壓力的積累。

 

2.從氣病到血病:惡病質失衡如何一步步成形

在中醫理論中,疾病的發展常從「氣病」開始,若未及時疏通調理,便可能進一步轉為「血病」,甚至進入更深層的「惡病質」階段。

所謂的「氣病」,通常是情緒波動或壓力所引發的短期反應,例如一時的憤怒、煩躁或壓抑,當情緒過去,身體的不適也可能隨之緩解。

但若氣長期鬱結、無法流通,就會影響血液運行,導致血行不暢,進而產生凝滯、發炎,這就是所謂的「血病」。

簡單來說,「氣病」如雲霧,變化迅速、可逆性較高;而「血病」則如淤泥,積久成形,需更長時間調養。若置之不理,這些凝滯與發炎的狀態便可能累積,演變成身體深層的失衡與病變。

氣不行,則血不行。從氣鬱開始,若不疏導,便會走向血凝,最終影響整體健康。

 

3.子宮肌瘤和寒氣有關?中醫觀點解析氣血不暢與瘤體形成

中醫認為,子宮肌瘤的形成常與氣血循環不暢有關。當身體長期受寒、血液運行受阻,就容易導致血會凝滯不散、排血不淨,進而累積形成病灶。

日常生活中,若經常食用生冷食物、長時間吹冷氣,寒氣便可能沿著脾經從大腿一路上行至骨盆腔,影響子宮的溫度與氣血流動。像是穿著短裙、一件式睡衣入睡,雖看似日常,卻也可能讓寒氣悄悄侵入身體。

中醫有句話形容這種情況:「寒客於胞中」——不屬於自身的寒氣,如同不請自來的客人,卻在體內久居不去。

因此,從預防角度來看,維持溫暖、促進血液循環,是日常中非常關鍵的一環。

 

4.乳房、甲狀腺、骨盆腔(子宮、卵巢)三連動?脾經三連律一次搞懂

骨盆腔的健康,其實不只是子宮單一器官的問題,而是與身體其他部位息息相關。在中醫經絡系統中,「脾經」與女性健康關係密切。

脾經,被視為一條極具母性特質的經絡,代表著「大地之母」,在五行中屬土,具有滋養萬物、溫柔包容的能量。

當我們以雙手托起乳房時,所接觸到的那一圈,正是脾經運行的路徑。脾經自乳房往上連接甲狀腺,往下則深入骨盆腔,包括卵巢與子宮,這三個部位被沈醫師合稱為「脾經三連律」。脾經三連律

當其中任兩處出現凝滯、發炎、病變(不論是癌症、結節,或是乳房纖維囊腫等良性病灶),第三處往往也會有較高風險出現問題。

然而,這不必然是壞消息,而是一個重要的身體提醒:我們需要更加關注自身的整體健康狀況。

 

5.脾經按摩怎麼做?腿部保健助攻乳房與子宮健康

既然「三連律」所涵蓋的乳房、甲狀腺與骨盆腔彼此相連、互為呼應,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透過簡單的經絡按摩來照顧這條系統。

其中,腿部是脾經行經的重要路線,適當按摩能幫助整體氣血流通,也能幫助整條脾經的順暢運行。

日常保健時,可以從膝蓋內側的「血海穴」開始,順著脛骨內緣、小腿內側一路向下推至「太白穴再沿著腳大拇趾的方向往外推出。每天推按約8~10下,就能活絡氣血,為乳房、甲狀腺與骨盆腔帶來穩定而溫和的調養效果。

脾經按摩圖

按摩過程中,除了注意是否有異常的疼痛感,也可觀察推按路徑上的皮膚狀態,包括光滑度、顏色變化及是否有靜脈曲張,這些都可能反映身體的氣血狀況。

此外,位於小腿內側、靠近腳踝的三陰交穴(屬脾經)與復溜穴(屬腎經) 之間的區域也與乳房健康密切相關,沈醫師稱為「乳房區」,可以反映乳房的健康狀況。建議在按摩時多加留意這一帶的觸感與反應,若有異常疼痛、緊繃感,便是一種身體發出的提醒訊號。

 

6.想預防乳癌?按對大包穴、太白穴,守住胸部健康

除了透過腿部的經絡按摩,也有另一個關鍵部位,能幫助我們更敏銳地察覺乳房健康的變化——那就是「大包穴」。

「大包穴」位置約在乳房下緣與腋中線的交會處,如下圖:

大包穴

若按壓大包穴時出現明顯疼痛,建議提高警覺,若還兼有乳房的腫痛,這可能是胸部或乳房出現異常的信號,可進一步尋求專業醫療檢查。

若大包穴出現緊繃、疼痛,也可以透過按摩腳部拇趾內側的「太白穴」來緩解。

太白穴

這兩個穴位合稱為「太大包」,簡單易記,是女性日常自我保健的好幫手。

可以將胸部兩側的大包穴想像成守護心胸的兩把鎖,透過經常按摩大包穴,不僅能促進胸部的氣血循環,也有助於情緒釋放與壓力調節。

此外,有些瑜伽動作也能自然按摩到大包穴,是很適合女性平日練習的溫和保健方式。

 

7.婦科的守護門戶:三陰交穴的日常照護

除了按摩之外,日常的保暖同樣不可忽視,對女性健康尤其重要。

其中,三陰交穴被譽為「婦科門戶」,是調理女性身體的重要穴位,位置位於內踝尖往上約四橫指處。由於這個部位對寒氣特別敏感,建議女性在穿襪子時,襪口的高度最好能覆蓋過三陰交,以避免寒氣侵入,保護氣血順暢。

(圖片來源:每日頭條)
(圖片來源:每日頭條)

8.脾經是體內的幸福根源  中醫教妳愛自己

脾經的經絡性質,如同大地之母,無私地滋養萬物。在五行中屬土,代表穩定、包容與支持。若以人來比喻,它就像我們的母親——奉獻而無私,卻也容易為他人擔憂與牽掛。

在味覺對應上,脾經屬「甜」,因此我常對病人說: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這份甜的能量,會像母親般照顧別人,但別忘了,我們也可以把這份關愛放回自己身上,好好地照顧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有脾經,也都擁有那份內建於DNA裡的幸福因子。當我們每天為自己按摩脾經,不僅是在疏通氣血,更是在細膩地感受自己身體的溫柔與力量。那是一種提醒——我們是值得被愛的,也是值得被珍惜的。

每一次按摩,都感受一下大地之母在我們體內,陪著我們歡喜、陪著我們哀傷,不離不棄陪我們走到生命最後一刻。

有時候,我們會感到孤單,尤其是乳癌或骨盆腔相關病症的病人,常會經歷一種「愛的失落感」。但透過與脾經的連結,我們會發現自己並不孤單。那份穩定的力量一直都在我們體內,忠誠地守護著,讓我們重新感受到生命中甜美而正向的力量。

 

9.關於求生欲與愛自己:給乳癌朋友的溫柔提醒

在臨床上,我們常看到,有些重症病人能奇蹟似地走過低谷,有些人則「回家」了。這中間的差異,有時不在於治療方式,而是在於內在那股對「活著」的渴望。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胃氣強、食慾好,往往代表一個人生命力旺盛,內心仍保有強烈的求生欲望。而基金會長期推動的健康飲食,就是希望透過滋養胃氣,讓人重新與「活著」的欲望連結。

**人要有欲望,才能活下來。**這股渴望不是自私,而是一種對生命的回應與尊重,我們不需要去醜化它。

(1)關於愛受傷的感覺

回到脾經的概念,脾經象徵著母性與愛的流動。許多罹患婦科癌症的朋友,內心其實常帶著一種「愛受傷了」的情緒。當我們全心全意為他人付出,卻未被回應或理解時,容易將失落轉向自己,甚至責備自己不夠好、不值得。

但請不要忘記——你的身體如此努力地長成現在的樣子,是無數日子堆疊出的生命奇蹟。你體內那條溫柔的脾經,就像一位永遠陪伴著你的母親,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守護著你,給你溫暖與力量。

請相信,你值得被愛,也值得好好活下來。

(2)關於表達與轉念

有些三連律的病人,例如罹患甲狀腺相關疾病者,常帶著「想說卻說不出口」的壓抑。這類情況常見於曾經在關係中,無法好好表達自己情緒或想法的狀態。久而久之,這些未說出口的話卡在喉嚨,成了一種無形的壓力與負擔。其實可以透過其他管道,如對著植物或寵物說心事等,讓鬱積的言語及情緒得以宣洩又沒有傷害。

但有時,沉默也是一種力量。當話無法說出口時,也許能「盡在不言中」,不妨讓時間成為改變的媒介。或者,當我們自己開始改變了,對方也會悄悄有所轉變。

許多甲狀腺問題,與「鎖喉」有關。而當我們把愛的焦點慢慢從他人身上,轉回自己身上,我們對他人的期待,也就不會那麼沉重了。

 

10.個案分享與沈醫師的溫柔叮嚀

曾有一位罹患陰道癌的病人,常對丈夫心懷不滿。於是我問她:「妳為了妳先生,生了這個病,值得嗎?」
她聽了,忍不住潸然淚下。

我對她說:「女人呀,應該像一朵自在的玫瑰花,打算何時開花,要開在哪裡,由妳自己決定。

許多女性的感受很容易依附在別人身上,但往往換來先生不聽、孩子不理。

最終,能真正傾聽自己的,只有自己。

我們要學會把關注的能力、愛的能力,放回自己身上。當我們的內在飽滿了,這份由內而外的美與吸引力,也許就能悄悄修補一段破碎的關係。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在癌症的療程中,中醫可以提供許多幫助。建議癌症患者可諮詢中醫師與營養師,共同調整身心狀態。

祝福每位女性朋友,都能活出寬廣、繽紛的人生!

 

介紹-沈邑穎

沈邑穎醫師

.台北慈濟醫院 中醫部主治醫師

.癌症關懷基金會 董事

 

專長

.「古典針灸派」傳人
.頭面五官科、婦科
.肝膽脾胃科、心肺胸腔
.腦部脊椎、老化性疾病


 

 

參考資料:

1.《12經絡人格解密:身心共振的中醫之道【附:經絡人格速查表】》/作者:沈邑穎/出版社:地平線文化/2023.5

2.《黃帝內經–素問》


 

📘 延伸閱讀|肺癌高發女性多不吸菸?沈邑穎中醫師用經絡理論為您說明 

🎥【影片】沈邑穎醫師親解乳癌、子宮肌瘤與脾經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