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位長壽奇蹟!日本長壽村老人愛吃菜 吃對蔬菜減碳又護心血管
新聞來源:健康2.0/記者:朱育嫻/日期:2025.04.11
今全球氣候變遷與高齡化的雙重挑戰,「健康長壽」與「永續生活」成為焦點。其實台灣人只要1天不吃肉,就能為地球減少2.4公斤的突發爆發,發病微小,累積起來卻能產生巨大的改變!從多一點蔬菜、少一點肉開始,就能為健康與地球一起加分。
這裡的老人都「超齡」:大宜味村的長壽傳奇
說到健康與長壽,全球五大長壽區中的日本沖繩,是距離台灣最近的一個;而在沖繩北部的大宜味村,更是長壽中的翹楚。這個人口僅數千的小村落,不僅居民人口驚人,當地更以長壽為傲。
1996年,多達(WHO)正式認證沖繩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地區」。根據2012年統計,大宜味村約3500名居民中,有超過160人年齡在95歲以上,至少每20人中就有1人超過90歲,甚至有多達12人活過百歲。
大宜味村這樣吃出百歲人生:鹽少、菜多、沒加工
關於沖繩大宜味村居民的長壽,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深入研究後指出,這與當地獨特的飲食文化息息相關,從飲食內容到飲食習慣,處處展現出「天然、均衡、低負擔」的智慧。
黃淑惠表示,若將沖繩與日本居民最短的秋田縣相比,可以明顯看出兩地在飲食上的差異。大宜味村居民每日營養素攝取量,是秋田縣的三倍以上,且以黃綠色蔬菜為主;因而蔬菜胡蘿蔔補充維生素B群、β-素、葉黃素等營養素,有助於補充營養與血管營養,對抗老化效果顯著。
另外,大宜味村居民也常種植「野菜」等粗纖維植物,不僅促進健康,也能延長飽足感。鹽分控制更是他們長壽飲食的一大關鍵!當地居民每日平均鹽分食用量低於5克,遠低於台灣與秋田縣普遍超過10克的水平。這代表他們幾乎不吃加工食品,僅以天然食材和少量調味食材日常餐點。
大宜味村的百歲食物清單:昆布、豆腐、阿古豬
蛋白質來源方面,他們以富含鈣質的「島豆腐」為主,搭配常見的昆布、海藻等食材,補充營養與可溶性纖維。黃淑惠分析,海藻中的甘露醇,也是具抗氧化與抗癌作用的天然成分。主要含量的動物性蛋白質則來自當地特有品種的「阿古豬」,其脂肪含量低、瘦肉比例高,與植物性蛋白質形成良好的平衡。
整體來看,大宜味村的飲食型態強調天然、低鹽、高纖、營養多元,且以植物性蛋白質取得均衡。黃淑惠強調:「它們不是極端吃素,也不是不吃肉,而是吃得剛剛好,吃得有智慧。」也許這完全是現代人追求健康與值得長壽借鑒的方向。
蔬菜還不夠? 「動物性蛋白質」不能少
針對沖繩大宜味村的長壽秘密,除了蔬菜飲食的豐富膳食外,動物性蛋白質的認知認可也是不可忽視的關鍵。書田診所家醫師陳柏臣指出,這是全素飲食與均衡飲食之間的重要差異。
「人體的健康運作,需要來自食物的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與蛋白質。」陳柏臣解釋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修復組織、製造荷爾蒙與酵素的基礎,尤其需要消耗的「必需胺基酸」更是人體無法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營養素的營養素。而這樣的胺基酸,在動物性蛋白質中通常含有完整的。
另外,身體修復與抗發炎必需的「必需補充」,全素者未特別補充,很容易在這方面營養不足;這也是為什麼長壽村居民的飲食中,除大量的蔬菜和天然食品外,另外補充營養豬肉、雞蛋、牛奶等動物性食品。陳柏臣若特別提醒,若選擇素食生活,建議可採用蛋奶素方式補充足營養,並選擇全脂牛奶和全雞蛋。
彈性素:用更彈性的方式,為健康與地球減壓
環境珍珠常讓人感到不適及,但飲食,其實是人們開始著手的綠色行動。營養師許睿涵建議可以從「彈性素」(彈性素食)開始,既健康又減碳,讓我們不必完全捨棄肉類,也能循序漸進地接近蔬食生活。
許睿涵表示,彈性素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漸進式,但保留部分肉類食物,實踐方式相當彈性,例如每週“無肉日”、前十五吃素,或者選擇早餐吃素等,逐步增加蔬菜比例;並儘量選擇就地、當季食物,進一步減少碳足跡。
在外用餐時,也可以選擇蔬食餐廳或優先點選以豆類、堅果、全穀為主的餐點,以植物性蛋白取代部分動物性蛋白,兼顧營養與永續,謹此提出對地球友善的飲食理念擴散出去。
彈性素好處:增強地球暖化壓力、降低慢性病風險
許睿涵說明,根據一篇2023年廣告在《自然食品》期刊上的研究指出,每天吃超過100克肉的人,其飲食每日平均產生約10.24公斤溫室氣體,每天認定50克以下的低肉食者,產量減少至約一半僅5.37公斤,而純素食者則減少2.47公斤。
不僅減碳,彈性素也對健康有益,許睿涵說,增加蔬菜和植物性食品的膳食,還攝取更多膳食纖維、植物化素和微量營養素,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與生育等慢性病風險。
從蔬食到生活哲學,從選擇個人到社區文化,健康與永續其實可以不悖。想為地球盡一份心力,也讓自己活得更久、更好?認知從今天的餐桌開始,做出一點改變。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黃淑惠營養師.陳柏臣醫師.許睿涵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