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痛共存的勇者

與病痛共存的勇者

「與病痛共存的勇者」

文: 王念慈 / 如如 乳癌一期/台北專班心得分享

蓄著一頭帥氣短髮的馬姐,她的故事宛如一本厚實的生命筆記,記錄著一段段成長的歲月。1955年3月29日,馬姐出生於台北市,父親為醫事檢驗人員,母親在銀行工作,還有兩個分別差了5歲與8歲的妹妹。父母辛勤工作,為家庭提供了穩定的生活保障。然而,也因為他們的繁忙,年幼的馬姐在長輩與幫佣的照料下,過著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

從小,馬姐便表現出不拘小節、大喇喇的個性特質。由於和兩個妹妹年齡上的差距,她擁有自己的房間,總是獨來獨往,鮮少與妹妹們有交集。馬姐是初中聯考的最後一屆,她的童年歲月幾乎都在學校與補習班度過。整體學習屬於中上水平,初中考上成淵,高中考入景美女中,高中階段明顯對於數學與理化科目有些力不從心,最終考上淡江大學商學院,為她日後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基礎。

畢業後,馬姐順利進入一家知名建設公司擔任財務工作。憑藉著優秀的英文與工作能力,五年後成功轉職到一家專營機械工具與包裝材料的德商公司業務部門,穩定性極高、幹練果決的積極認真態度,讓她在這家公司,一路做到58歲退休。職業生涯中,雖然偶爾也會出現倦怠感,但她總能找到辦法來紓解這種壓力。例如,利用出差的機會,順便到鄰國旅遊,這種方式讓她重新找回了對工作的熱忱。

樂天派的馬姐生活豐富多彩,見多識廣,她喜歡看書、看電影、旅遊,獨自一人品嚐美食。毫不虧待自己的她尤其愛吃肉,特別是好吃的牛排和蛋糕甜點,這也成為她生活中的一大樂趣。感情方面,也許是父母的愛太過盈滿,也或許是因緣未俱足,家境優渥的馬姐從不覺得需要有個人來照顧自己,也因此有幸能一直陪伴在父母身邊。父親12年前離世後,馬姐在外佣的協助下,一肩擔起照顧97歲高齡母親的責任。

2022年10月25日,馬姐打完第三劑莫德納疫苗後,2023年元旦,右邊額頭開始冒出了令她痛不欲生的帶狀皰疹,伴隨著全身無力與關節僵硬等症狀。皮膚科醫師挖了一小塊肌膚組織做切片檢查,確診為硬皮症,將她轉診到免疫風濕科,一開始服用奎寧,療效不顯著,後來改吃滅殺除炎錠,病情才獲得緩解與改善。同年6月,馬姐接到了衛生局健康服務中心做癌症篩檢的電話通知,檢查結果顯示她的右乳異常,8月切片後確診為第一期乳癌。她接受了20次放射治療,並開始服用復乳納,現在每半年回診一次。硬皮症加上乳癌的這些治療過程,讓意志堅強的她一度陷入絕望,甚至曾經想過自我了結,但一想到高齡的母親,她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在病痛的折磨下,馬姐開始尋求讓自己放鬆的推拿按摩與芳香療法,上網找資訊自製哈佛蔬菜湯。經過一年的等待,終於在2024年9月成為第26期癌友飲食專班的學員。3個月的課程結束後,她對食物有了更深層的認識,學習到更多食材的運用和選擇,現在她的蔬菜湯更懂得如何靈活搭配當季食材來做變化。專屬於自己的黃金密碼,更讓她驚覺自己之前的飲食極度不均衡,不僅蔬菜水果的總量不足,種類也不夠多。正念練習的引導也讓她能靜下心來,真實專注的面對當下的狀態,這種平靜感讓她能暫時忘卻身體的不適。

病痛與苦難改變了馬姐的心境,她收起了以往的狂妄與自以為是,變得更加謙和,也能同理他人的感受。現在的她,除了持續與頑強的硬皮症共存外,只希望能舒適開心地過好每一天。母親,是馬姐目前唯一的牽掛,她非常享受陪伴母親的平凡幸福。這種簡單而純粹的生活渴望成了她最大的滿足。病痛雖然帶來了折磨,但也讓她更懂得珍惜當下,珍惜與母親相處的每個片刻。

馬姐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韌性與美麗。她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堅強面對,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體驗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歡迎報名本會的抗癌課程:https://bit.ly/4b9O3j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