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換肝成功22年後離世 專家分享護肝與健康保健秘訣》
資料來源:新聞挖哇哇
82歲的資深演員石英在換肝後努力活了22年,日前不幸辭世,震撼許多關注他的民眾。石英的健康之路充滿挑戰,肝癌手術後,兒子在危急時捐肝給他,使他重獲新生。其堅持保護健康的態度,以及肝病照護專家的健康建議,為許多人帶來重要的啟發。
營養師劉怡里表示,石英在接受換肝手術後,積極維護健康並協助推廣肝病防治的知識。他在康復後戒掉了生魚片,調整作息,注重免疫力的提升。換肝病患免疫力較低,需避免食用生食,特別是生魚片、生菜等,以防感染風險。此外,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和均衡的飲食能有效減少肝病風險。
護肝秘訣與建議
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指出,肝臟是“沉默的器官”,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視。隨著生活習慣的變化,如飲食過量、熬夜等,肝臟逐漸承受壓力,可能引發脂肪肝或更嚴重的肝病。醫師建議大眾減少攝取高糖分的食物和飲品,避免飲酒,並適度運動來維持健康的體重,這對於肝臟的長期健康有顯著幫助。
營養師劉怡里表示,許多患者由於長期高糖水果或果汁的攝取而患上脂肪肝,導致肝臟負擔過重。她建議人們在夏季應適量食用荔枝、芒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並以蔬菜為主要纖維來源。同時,避免過量攝取加工食品,有助於維護肝臟健康。
脂肪肝是沉默的不定時炸彈
黃翠華執行長表示,根據資料顯示,脂肪肝發生的原因中,有肝炎、生活習慣不良、高風險因子等等:
- B型肝炎(約60%)
- C型肝炎(約20%)
- 其他20%與生活習慣有關: 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炎,以及其他高風險因子:長期食入黃麴毒素、肝癌家族史
脂肪肝成因
- 肥胖、高血脂、
- 過度飲酒
- 糖尿病控制不良
個案分享
黃翠華分享一個肝癌男性患者小業的故事,他是「癌友飲食指導專班」的學員,小時因家境不佳於是成人後養成工作十分打拼的個性,本身因為母親有B型肝炎帶原者,因此自己也成為了B肝帶原者。在工作中的體驗中發現自己的肝指數GOT/GPT偏高,肝也有一點維化。在2020年看到肝部有陰影,後來確診肝癌就立即切除約六公分的腫瘤,本以為手術完就沒事了,沒想到2023年肝癌復發轉移到肺部、胸椎,本身是物流業的高階主管,在疫情又特別忙碌,於是在一次業務大會忍住了胸痛,現在跟著基金會的抗癌課程,學會自己製備天天二杯(精力湯、豆穀漿)幫身體補充植化素,加上正念專家石世明的指引之下,身心狀況已回復穩定,目前持續在職場工作。
黃翠華提醒大家,定期體檢是早期發現肝臟問題的重要手段,一旦發現肝功能異常,應及早求醫,調整生活方式,切勿忽視。她呼籲民眾重視肝臟健康,正確護肝以預防病變。
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