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友缺營養、沒體力抗癌,3招4式對抗不適副作用?

癌友缺營養、沒體力抗癌,3招4式對抗不適副作用?

新聞來源:常春月刊

台灣癌症發生率攀升:癌症已成慢性病,營養攝取成抗癌關鍵

台灣癌症發生率年年攀升,已連續多年蟬聯十大死因榜首。過去,癌症曾被視為不治之症,讓人聞之色變。然而,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癌症逐漸轉變為一種可以控制的慢性病。只要病患積極配合醫師治療,並透過適當的飲食調整,不僅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發展,甚至可以降低復發風險。

營養不足與治療的影響

許多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因食欲不振而導致營養不良,影響身體的承受能力,無法完成完整的療程,實屬遺憾。那麼,如何在癌症治療過程中正確補充營養,以緩解不適呢?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分享了癌症病人在治療期間的飲食調養建議。

癌症關懷基金會的全方位飲食指導計畫

黃翠華指出,癌症患者比一般人更需要充足的營養。為此,癌症關懷基金會推出了全方位飲食指導計畫,幫助癌友在治療期間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態。該計畫已執行11年,效果顯著。正確的飲食不僅有助於維持體重,還能提升免疫力,增強治療效果。基金會研究發現,患者通常只需三個月就能看到顯著的健康改善,特別是癌症初期患者成效尤為明顯。

男性癌友的飲食需求

她特別指出,許多男性癌友往往在癌症晚期才開始尋求幫助,事實上,男性罹癌比例高於女性,因此應在癌症初期時積極面對,接受治療與飲食指導。

推薦的健康飲品

黃翠華還介紹了兩杯推薦的健康飲品來改善癌症患者的營養狀況:
1. 精力湯:由蔬菜水果和堅果混合製成,有助於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
2. 高鈣豆穀漿:由黃豆、黑豆及雜糧製成,提供高鈣、高鐵的營養補充。

體重管理的重要性

黃翠華最後提醒癌症患者,無論體重過瘦或過胖,在治療期間都應保持適當的體重。體重過輕的患者應積極補充營養,避免免疫力下降;體重過重的患者則應保持體重穩定,待治療穩定後再進行適當的體重管理。此外,癌症關懷基金會的飲食指導計畫強調,患者應關注腫瘤變化以外的身體指標如血脂、肝功能、血糖等,維持全面健康。

透過飲食管理提升抗癌效果

雖然癌症治療過程艱辛,但透過科學的飲食管理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患者不僅能有效抗癌,還能提升生活品質,邁向康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