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火燒心了嗎? 營養師飲食三招戰勝胃食道逆流!
文/本會營養師 陳冠蓉
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統計,該中心健檢民眾,2003~2006年期間15.7%有胃食道逆流,2019年已經高達35%有胃食道逆流,約每三人就有一位有胃食道逆流,減肥門診約六成以上的民眾會伴隨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近幾年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好發族群越來越年輕,與飲食型態普遍西化有關,典型症狀為火燒心(胸口灼熱)、嘔酸水;非典型症狀為不明胸痛、喉嚨痛、喉嚨有異物感、咳嗽、聲音沙啞,有以上述症狀必須就醫評估,不可貿然吃藥。
『制酸劑』別亂吃,小心:無效又傷身!
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是治療胃食道逆流首選藥物,能抑制胃酸分泌量,改善症狀。不過,若飲食未改善,且長期自行服藥,反而導致胃液不夠酸,將大幅減少殺菌功效與降低胃蛋白酶活性,造成蛋白質消化吸收不佳。
胃酸分泌不足,會讓人體對於蛋白質、鈣質、鐵質等吸收率下降,造成骨質疏鬆、肌肉無力、免疫力下降、體重下降等結果。當胃酸不夠酸,腸胃排空能力又變差時,『胃』容易變成孳生細菌的溫床,故長期服用制酸劑患者,容易有腹瀉問題。
飲食三招~從源頭改善胃食道逆流!
吃藥確實只能治標無法治本,人的一生天天都需要吃飯,改善NG飲食習慣才是遠離胃食道逆流的聰明辦法!
第一招:餐餐三合一
三大營養素分別為: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三合一就是三種營養素一起吃,當餐點只吃到碳水化合物比例高的餐點如麵包、拉麵、咖哩飯等,特別容易造成血糖波動過大。血糖不穩定容易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而胃的擠壓蠕動仰賴迷走神經的刺激,若因血糖不穩定導致迷走神經受損,訊息傳導不正常,容易讓胃部肌肉無法好好收縮,食物當然也難以擠成小團,順利進入十二指腸。在臨床上會稱這樣的情況為『胃輕癱』。
但是,當碳水化合物有搭配足夠的蛋白質與膳食纖維一起攝取,就能大幅改善血糖的穩定度,有助於改善胃輕癱,並減少胃食道逆流症狀發生率。
此外,有人會按喜好將餐點中米飯、地瓜、南瓜等優質醣類以精緻甜食替代,殊不知甜食的GI(升糖指數)值較高,更容易讓胃食道逆流症狀加劇。
第二招:溫和食材
溫和飲食即是避開較刺激的口味與質地,包含:太辣、過酸、太甜、質地較粗糙的菜梗、炸物等。酸酸甜甜的蜜餞、帶筋帶皮的肉類、纖維質太硬的蔬果、辣椒等,建議胃食道逆流患者於急性期需暫時忌口或減少攝取。
含豐富纖維質或質地較粗大的食材,建議細嚼慢嚥後再吞下肚,如果每口能充分咀嚼20~30下是更理想的,能大大減輕腸胃的負擔。
精選–五大護胃食物
- 秋葵:含豐富多醣體、葉酸、維生素A,這些營養素有助胃黏膜修復。
- 山藥:含多醣體、薯蕷皂苷,能預防胃腸潰瘍。
- 酪梨:含維生素E、beta胡蘿蔔素,有助於抗發炎,維持胃粘膜健康。
- 高麗菜:含S-methylmethionine俗稱:維生素U、蘿蔔硫素,有助於修復胃腸黏膜。
- 花椰菜:含蘿蔔硫素,能抑制幽門桿菌。
第三招:黃金比例綠拿鐵
若能掌握前兩招改善飲食已經足夠改善胃食道逆流,不過,現代人因為忙碌,無法好好坐下吃飯,好好咀嚼食物,造成胃部的消化負擔大,因此,建議外食族,或者因為忙碌容易狼吞虎嚥的族群能每天飲用一杯綠拿鐵,好處為能預先攪碎食物,減輕腸胃負擔;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來源,存在全穀雜糧類、水果類、奶類裡,全穀雜糧類與水果類含豐富植化素、維生素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食物來源,因此,建議攝取,只要每杯綠拿鐵掌握碳水化合物總量一份即可,不需過度擔心,奶類部分則建議急症時暫時避免為佳。
胃食道逆流患者如何製作綠拿鐵?
- 水果類+全穀雜糧類兩者建議總份量<1份。
- 不添加牛奶(乳製品)。
- 減少易產氣食材如:甜椒、洋蔥等。
- 減少太甜或太酸水果,如:葡萄柚、蔓越莓、檸檬、西瓜、香蕉。
- 溫開水製作,再逐漸改為冷開水。
- 每次飲用總量不超過500cc/杯。
逆轉胃食道逆流生活提案:
- 控制身材,達理想體重(BMI:18.5~24,腰圍:男性<90cm,女性<80cm)。
- 定時吃飯,睡前3小時不吃東西。
- 心情放輕鬆。
- 拒菸酒、少咖啡。
- 不穿緊身的上衣或內衣。
祝福大家可以吃出健康,遠離胃食道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