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童早餐吃得好,腦力大加分
2016國小學童飲食習慣問卷調查發表會
本會針對新北市42 所國小、台北市25 所三至六年級學生所做的問卷調查發現,學生不吃早餐容易造成學習力下降、過重及肥胖,比例占了四成;沒有排便的比例也很高近五成。而學生最愛吃的早餐組合是麵包+ 奶茶,調查顯示高年級天天吃早餐的比例低而喝飲料的比例高,超過50.7% 的學生早餐吃的不夠健康,尤其蔬菜水果攝取不足且外食比例過多。
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表示,早餐對學童發育和學習有相當大的幫助,不僅要吃,還要吃對時間吃對食物。陳月卿說從小改變孩子的飲食習慣和行為,可以幫助他們健康不肥胖,還可以改善學習成績,根據國外許多研究顯示只要改變一餐,讓他們吃全穀類、蔬菜、水果等食物,避開含糖、香精、防腐劑的食物,結果反抗、過動和自殺等有問題的行為,減少了44% 到75% 之多。
親自走訪各小學的營養師林郁婷表示, 調查期間共造訪67 所學校( 新北市42 所、台北市25 所) 舉辦102 場次健康飲食講座,共有超過16,000 名小朋友參加。
有三至六年級學生11,663 人填寫問卷, 有效問卷共11,040 份。從問卷中分析,有二成學生沒有天天吃早餐,其中2% 學生幾乎從不吃早餐,而不吃早餐的原因是「因為來不及」。營養師說,學生早餐最愛吃吐司麵包, 其次為三明治、包子饅頭,而搭配的飲品依序為牛奶、紅茶、奶茶、豆漿等,她建議中高年級的學生早餐熱量在300~450 卡,低年級則在300~400 卡。
資深營養師也是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表示,一日之計在於晨,學齡期6-12 歲是生長發育重要時期,如果早餐吃不好,壞處就找上門。所以一份健康早餐必須均衡多樣、少糖、少鹽,選擇蔬果、全穀類、優質蛋白質及天然食物為主,避開精緻加工食品( 火腿、香腸、培根等) 。學童早餐健康吃,營養大加分。
- 調查時間:2015/09/01 至2016/01/30
- 調查對象:台北市及新北市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生
- 調查方法:由本會營養師親自前往學校舉辦健康講座,共受邀至新北市42 所、台北市25 所小學,針對一 至六年級學生舉辦102 場健康飲食宣導講座,共有16,000 位學童參與,其中回收三至六年級11,663 份飲食調查問卷,有效問卷共11,040 份。
- 調查方法:將學童填寫的問卷分為有吃早餐與沒吃早餐兩組。有吃早餐的組別依「吃的頻率」、「吃的時間」與「吃的內容」分別作分析;沒吃早餐的組別則是以「沒吃的原因」與「沒吃的影響」做分析。
調查結果:早餐對學童發育與學習有相當大的幫助,不僅要吃,還要吃對時間,吃對食物。
刊登媒體 /台視新聞
刊登媒體 /原住民族電視臺
刊登媒體 /中視新聞
刊登媒體 /大愛電視台
刊登媒體 /八大第一台
刊登媒體 /TV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