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料理王爭奪賽 親子共創「糙」創意料理

小小料理王爭奪賽 親子共創「糙」創意料理

(新聞來源:聯合報 / 鄒尚謙 台北即時報導)

佳作料理王-南瓜及栗子糙米燉飯佐香煎二層肉。圖/癌症關懷基金會提供

為翻轉糙米在學童心中的刻板印象,癌症關懷基金會昨舉辦「『糙』級料理王,親子料理大賽」,希望推廣糙米飯成為國人的日常飲食選擇。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兼營養師黃翠華表示,根據調查統計,高達九成的學童不吃糙米飯,因此希望從「家庭」開始推廣飲食教育,讓健康能夠陪伴孩子們成長。

「糙米飯硬硬的,不好吃!」、「糙米飯看起來髒髒的。」是許多學童對糙米飯的印象。黃翠華表示,糙米擁有白米5倍的膳食纖維量,維生素B1、E、鉀、鎂、鐵、鋅皆高於白米;基金會飲食推廣了八年,舉辦了4000多場活動,與40多萬位孩童互動,但在問卷調查中都發現,只有一成的小孩日常飲食中有糙米,高達九成都不吃。

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表示,國人飲食太過精緻,膳食纖維又不足,這正是國人日益肥胖、罹患三高風險增加的原因,因此基金會提倡「真食物、好食物、全食物」的攝取,減少加工、精緻食品過度攝取,希望減緩忙碌現代人的健康負擔;國健署每日飲食指南也建議,三餐應選擇全穀為主食,或至少應有三分之一來自未精製全穀雜糧。

美食家胡天蘭則表示,用糙米飯來拌飯、炒飯都是相當能夠發揮營養的烹調方式,佐上一些低糖葡萄乾、南瓜、地瓜,一併烹煮,水油分量拿捏適當,其實都相當美味,高纖、鮮美、香氣也足,若沒有讓糙米的營養優勢展現出來,著實相當可惜。

今年獲得米其林綠星、必比登推薦雙殊榮的小小樹食創辦人劉千瑞表示,與家人共同創造料理,對親子間的互動來說相當好,評分上著重於「父母有沒有做太多」,希望小朋友們在過程中能夠參與多一些,學習團隊合作的精神;也觀察到參賽者歐禹謙小朋友刀工相當熟練,應是平時就有做菜的經驗。

本次料理大賽,由癌症關懷基金會、陳杜姜基金會、富邦慈善基金會,以及廻鄉有機共同辦理,指定用「糙米」作為料理基底,參賽家庭自由發揮創意,創造出美味的糙米料理,全台共20組親子報名,最終6組入圍總決賽。

小小參賽者參賽者們都與家人戮力同心,非常投入料理的氛圍當中。俞悅樂小朋友與家人一同料理時,雖遇到突發狀況,但仍臨危不亂並堅持參賽到最後,深受評審青睞,成品為「和風便當-香菇栗子雞肉糙米炊飯佐秋日蔬果」獲得銀牌料理王。

並列銅牌料理王為歐禹謙小朋友及其家人製作的「彩色飯糰野餐盒」,侯耀程小朋友及其家人製作的「糙喜番烘蛋」,評審們一致認為兩道料理都兼具營養均衡及美味。

蔡書帆小朋友與家人一同製作的「快樂咖哩糙米漢堡」及何書嫺小朋友及其家人製作的「南瓜及栗子糙米燉飯佐香煎二層肉」,料理極具創意,翻轉糙米不好吃的印象,皆榮獲佳作料理王。

獲得本屆金牌料理王是郭開元小朋友與家人一同製作的「南瓜蘑菇雞肉燉糙米飯」,同時也被票選為最佳人氣王。陳月卿表示,讓孩子動手做,孩子會愛上自己所創造出來的食物;自己在家也會帶著孩子做下廚,「親子共廚」是對家庭情感融入來說非常好,讓孩子從小了解食物、知道健康均衡飲食、知道真食物是什麼,不僅促進健康,也可減少食物碳足跡,促進環境永續。

未命名設計 - 1

金牌料理王-南瓜蘑菇雞肉燉糙米飯。圖/癌症關懷基金會提供

 

未命名設計 - 1

銅牌料理王-彩色飯糰野餐盒 。圖/癌症關懷基金會提供

 

未命名設計 - 1

銀牌料理王-和風便當-香菇栗子雞肉糙米炊飯佐秋日蔬果。圖/癌症關懷基金會提供

 

未命名設計 - 1

佳作料理王-快樂咖哩糙米漢堡。圖/癌症關懷基金會提供

 

未命名設計 - 1

銅牌料理王-糙喜番烘蛋。圖/癌症關懷基金會提供

 

未命名設計 - 1

小小料理王們與家人一同下廚,共創「糙」級創意料理,享受下廚的親子美好時光。圖/癌症關懷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