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豆漿養出子宮肌瘤?營養師破解迷思 「2食物」更地雷
(新聞來源:TVBS / 編輯 許寶仁 / 責任編輯 鄭心連 報導)
營養師澄清豆製品造成子宮肌瘤變大的風險其實很低。(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子宮肌瘤如出現扭轉會出現嚴重腹痛。(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營養師簡鈺樺表示,門診時常接收到許多女性朋友詢問「豆漿可不可以喝?」、「山藥可不可以吃?」、「可以吃補品嗎?」事實上,黃豆中的「大豆異黃酮」有「植物性雌激素」之稱,但其總異黃酮含量只有0.2%~0.4 %,並不足以影響體內的荷爾蒙狀態,而且大豆異黃酮的結構與雌激素不同,造成子宮肌瘤變大的風險其實相當低。
豆製品造成肌瘤?多項研究平反
此外,影響子宮肌瘤的因子不只有飲食,還有許多先天與後天的因素,包括年齡、壓力、環境荷爾蒙、遺傳、肥胖以及抽菸、飲酒等生活習慣,其中與飲食相關的因子中,被討論最多的就是豆製品。
營養師說明,豆製品對子宮肌瘤的影響目前研究尚未有一致的結論,但學者們多數朝正向看待。儘管在2018年刊登於Medicine (Baltimore)的一項研究指出,頻繁攝取豆製品有顯著增加子宮肌瘤的風險,雖研究中提及的次數為一周4次以上,卻未提及分量。
另一方面,對飲食十分注重健康養生的日本,大豆也是主要食材之一,但研究人員卻發現攝入大豆的量與子宮切除成反比;這意味著,大豆攝取量高的女性,子宮切除率相對較低!研究認為,大豆其實對子宮肌瘤具有潛在的保護作用。
造成子宮肌瘤的影響因子。(圖/翻攝自簡鈺樺營養師臉書)
吃真食物,別亂服保健食品!
簡鈺樺營養師表示,整體而言,愈來愈多研究支持大豆製品對預防子宮肌瘤具有正向助益,她建議可在適量範圍內攝取豆漿及大豆製品,以獲得天然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但相關萃取物、保健食品則不特別建議服用。
此外,時常受女性朋友擔心與疑惑的飲食因子還包括乳品類和脂肪。簡鈺樺表示,乳製品對子宮肌瘤的影響,也和豆製品一樣具有爭議,也同樣在現今多被以正向看待;研究者認為,牛奶中富含的鈣和丁酸,對肌瘤細胞具有抗增殖作用,因此也鼓勵適度攝取天然的乳製品。
相對於大豆和乳製品對子宮肌瘤的影響,學者們對於脂肪對子宮肌瘤的飲食因子則有較明顯且一致的定論。多項研究顯示,經常攝取高熱量、高油脂,或常吃富含飽和脂肪酸、隱藏反式脂肪酸的食物,除了容易導致肥胖,也容易影響體內荷爾蒙狀態,進而使得婦科機能紊亂,造成肌瘤增生的問題。
研究指出火腿和紅肉會增加子宮肌瘤2倍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紅肉、火腿是2大地雷 肥胖添風險
簡鈺樺表示,不少研究指出,紅肉和火腿會增加子宮肌瘤2倍風險;而綠色蔬菜、水果則可能減少50%的風險。因此,選擇天然食材且適量攝取,維持整體健康飲食型態,任何食物都不過量,才是聰明的方式。
此外,不論是國內外研究都支持維持健康體位的重要性!研究顯示,肥胖的婦女有子宮肌瘤的風險較正常體重者高出32%,中央型肥胖的女性風險則增加20%。可見健康體位的維持與子宮肌瘤關係密切,而除了食物的選擇、飲食控制之外,運動也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