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痛共存的勇者」 文: 王念慈 / 如如 乳癌一期/台北專班心得分享 蓄著一頭帥氣短髮的馬姐,她的故事宛如一本厚實的生命筆記,記錄著一段段成
「抗癌之路不孤單」 文: 王念慈 / 如如 大腸癌三期/台北專班心得分享 68年次、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如如,在家裡4名子女中排行老二。從嘉義北漂打
「一場病的人生體悟」 文: 王念慈 / 雪倫 乳癌二期/台北專班心得分享 出生於台北市,身材高挑、有著慧黠雙眸的雪倫,生長在有五位兄弟姊妹的家庭
「生命的逆行者:從肝癌到自我復甦的旅程」 文章來源:志工阿業 肝癌二期/台北專班心得分享 在這段不平凡的旅程中,勇敢的阿業面對了生命中最艱難的挑戰。
「堅定持續的力量~ 第7梯台中專班學員分享」 文 / 林錥鋕 (專班學員) 三年前我下半身麻痺住院手術,經診斷為攝護腺癌末期。初診時醫生說我還有兩年,等到檢查結果顯
抗癌鬥士的生命故事 透過紀實短片、圖文分享癌友及家屬的生命故事,喚起社會各方善心關懷, 點燃戰勝癌症的希望,為幸福美好的未來祈福。 歡迎點閱、分享,每個點擊,都是對癌友與
「營養師的健康魔法 個人專屬飲食計畫」 文 / 劉菊秀 營養師 (女,淋巴癌第三期,癌症兒童營養照護專案學員) 今年7月份的線上半日班,有一位大陸癌童的家長報
「從小建立健康飲食觀念 用全食物增強抵抗力 」 文 / 劉菊秀 營養師 (小睿 骨肉瘤,癌症兒童營養照護專案學員) 小睿(化名)是5歲多時發現右大腿(股骨)
「天然食物獲得完整營養 提升化療後復原力 」 文 / 劉菊秀 營養師 (小佑 骨肉瘤,癌症兒童營養照護專案學員) 17歲的小佑(化名)是正值青春期的高中生,本
「走路歪斜就醫檢查... 竟是"惡性神經膠質瘤"第四期」 文 / 林惠慈 營養師 (佑佑 惡性神經膠質瘤 4期,癌症兒童營養照護專案學員) 原本活潑好動的9歲
「從小建立正確飲食觀 養成辨識"真食物"小嘴 」 文 / 高涵蔚營養師(小榆兒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AML,癌症兒童營養照護專案學員) 高涵蔚營養師憶起幾年前,罹患
「你不是一般人,你是戰士呀!」 文 / 劉菊秀 營養師 (李小弟 骨肉瘤2期,癌症兒童營養照護專案學員) 2月15日是「國際兒童癌症日」,每年全球有超過40萬兒
「29歲的她,竟然確診舌癌3期!」 文 / 小如(舌癌3期,頭頸癌專班學員) 這次上課前2週才剛完成治療,一開始很難接受自己年紀輕輕(29歲),突然就變成抗癌勇士。在
學到每天兩杯的重要性及黃金密碼份量該怎麼吃,還有吃哪些營養的食物
【鼻咽癌3期】 對於三堂課安排的建議: 在這三堂課程的安排上很好,沒有其他建議。 課程後,我想說: 1.學到每天兩杯的重要性及黃金密碼份量該怎麼吃,還有吃哪些營養的食物
除了知道如何吃得更營養更健康,更了解到這些食物營養背後的原因道理
【食道癌3A】 對於三堂課安排的建議: 非常滿意,,但是如果場地及座位空間,能夠再寬一點會更好。(知道基金會的經費有限,希望能找到大金主,提供更好的上課場地。) 課程後,
【鼻咽癌4期】 對於三堂課安排的建議: 安排的內容都很實用與貼切需要喔,感謝老師們的細心。 課程後,我想說: 對於自己的飲食更加負責,也更有系統的去驗證和方向。 想
【鼻咽癌1期】 對於三堂課安排的建議: 如果能增加CP大概如何算出來的,這樣比較知道會何要吃足CP份量。 課程後,我想說: 1. 來上了三堂課真的很值得,可以學會終生受
【舌癌3期】 對於三堂課安排的建議: 有得吃,有得討論,棒棒。 課程後,我想說: 真棒,我學會吃的精準。 想送給自己或其他癌友鼓勵的話: 癌細胞就像打怪,打多少算
【鼻咽癌3期】 對於三堂課安排的建議: 1. 時間的安排,有點緊湊,有些地方,講得有點快,比較趕一些,我聽力不好,聽不太清楚。2.位置的安排,可以調整一下,坐前面的人會擋住,
【鼻咽癌3B】 對於三堂課安排的建議: 沒有太大的想法。 課程後,我想說: 剛確診第一年,一開始我也是對人生已不抱希望,甚至自暴自棄,但後來慢慢的自我調整心態後,更是在
【鼻咽癌2期】 對於三堂課安排的建議: 課程安排很棒,如果能多幾堂,應該會學到更多正確飲食觀念。 課程後,我想說: 偶然在臉書發現有這課程,當時抱著聽聽看的心態,心裡想
【鼻咽癌2期】 對於三堂課安排的建議: 非常用心,感謝安排。 課程後,我想說: 以前知道概括,上完課學到精準正確計算,幫助很大。 想送給自己或其他癌友鼓勵的話:
【鼻咽癌4期】 對於三堂課安排的建議: 只有讚。 課程後,我想說: 1、學到如何三招四式健康飲食。 2、堅持我的C/P值,外食也儘可能做到。 想送給自己或其他癌友
【鼻咽癌4期】 對於三堂課安排的建議: 只有讚。 課程後,我想說: 1、學到如何三招四式健康飲食。2、堅持我的C/P值,外食也儘可能做到。 想送給自己或其他癌友鼓勵
【食道癌1期】 對於三堂課安排的建議: 課題.課程安排非常適當,可能由學員實務操作。 課程後,我想說: 1.學習全食物對於體資改善。 2.確實執行努力不懈。

「101公分視野的生命體悟」 文 / 念慈 和煦的冬日午後,輪椅上的千千,充滿笑意的慧黠雙眸裡,滿是堅毅不妥協的神態。 從小,千千與弟弟在爸爸軍事化威權嚴厲的管教

如果不是每個月都要跟醫生約會一次,我真的覺得罹癌對我來說好像是一場夢
「如果不是每個月都要跟醫生約會一次,我真的覺得罹癌對我來說好像是一場夢」 文 / 岱瑩 在確診的前幾年,自己每到冬天就會嚴重感冒,一直咳,拖很久都不會好,但因為自己從事

「生命中最美好的禮物,就是擁有當下的現在」 文 / 念慈 生命中最美好的禮物,就是擁有當下的現在 剛進入不惑之年的姵君出生在三重,爸爸白手起家

「病痛與折磨,是化了妝的祝福」 文 / 念慈 出生於台北市的小玉,父母經營一家建設公司,在6個子女中排行老五,從小過著有司機接送的優渥生活。由於爸媽工作忙碌,日常生活多

「掙脫無奈的羈絆,愛惜自己的生命」 文 / 念慈 臉上總是帶著微笑、個子瘦小的寶珍出生在苗栗頭屋的客家村,父親是大陸來台的職業軍人,母親是個典型吃苦耐勞的客家婦女。這輩

「乳癌不是女生的專利」 文 / 念慈 61年次、有著靦腆笑容的Lawrence出生在台東池上鄉,父母經營電器行,家裡還有分別相差一兩歲的姐姐和妹妹。雖然偶爾要協助父母顧

「珍惜失而復得的健康」 文 / 念慈 和住了大半輩子新店的小惠相約碧潭邊,在一個湖光山色的清麗早晨,聽她娓娓訴說著她的生命故事。 小惠的父母是政府撤台的第一代外省

「病後重生的心靈覺醒」 文 / 念慈 42年次、身材高挑纖細的羽如出生在宜蘭市,擁有藥劑師執照的父親在員山鄉經營一家藥房,母親與舅舅在住家樓下開了一間男士理容院,是家中

「生命的奇幻之旅」 文 / 念慈 歷經兩次失敗的婚姻,遇到真命天子三個月後又發現罹癌。欣樺與先生恩愛地十指緊扣,在一個冬陽暖煦的午後,娓娓訴說著他們的奇幻人生…!

「最幸福的人生體悟」 文 / 念慈 58年次,出生於台北市、有著慧黠雙眸的芬妮,父母在松山區經營一家美髮美甲沙龍,上有一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爸媽平時忙於工作,姐弟三人

「心平氣和與病痛共處」 文 / 念慈 50年次處女座的小芸出生在台中市,父母經營傳統雜貨店,上面還有3個分別相差3歲的哥哥。童年時期綽號「胖妞」的她,圓潤可愛的模樣,深

「罹癌後的人生轉折」 文 / 念慈 家住桃園的曉婷,父親是國中老師,母親在公家機關任職,還有一對相差6歲的雙胞胎弟弟。國中時期,因為爸爸的關係被編到資優班,在那個學業成

「自己的健康自己負責」 文 / 念慈 53年次的小美出生於台南善化,上有4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父親是公務人員,在鐵路局任職,母親是傳統的家庭主婦,每天忙碌一群兒女之外

「揮別陰霾過往,譜寫精彩未來」 文 / 念慈 皮膚白皙、溫柔靦腆的文子出生於新竹,上有一個哥哥,下有一個弟弟,從有記憶開始,家裡就在經營補習班。由於母親產後奶水不足,她

「世事無常,隨遇而安」 文 / 念慈 笑起來靦腆、總是安靜做著手邊工作的月姐,出生於台灣光復不久後的台南七股。8歲時舉家遷居台南市區,靠著爸爸踩三輪車、媽媽打零工、以及

「不完美,成就人生智慧的超級養分」 文 / 念慈 深邃的五官、高挑的身材,素顏也難掩的空靈氣質…,曾經擔任模特兒的妍婕,在一個初夏的午後,娓娓道出這些年來的心路歷程!

「疾病找醫生,健康靠自己」 文 / 念慈 年近75的濟哲兄,舉止溫文、謙沖穩重,總是笑臉迎人的他,寫得一手人人稱羨的漂亮毛筆字。 父親從事原木買賣,童年常帶著弟弟

「照顧好自己,就是對家人的最大貢獻」 文 / 念慈 出生於左營眷村的次君,是標準的外省第二代。父親自海軍退役後,由於身體因素在家打理一家人的生活,母親則負責家中的經濟,

「半年前才做的胸部超音波,我卻罹癌了」 文 / 念慈 俐落短髮、小麥膚色,加上緊緻窈窕的好身材,小翎給人一種充滿動感的正能量。原來,從小就參加田徑隊的她,跑步、跳遠,樣

「閃閃淚光裡,看見生命的力量」 文 / 向日葵 去(2017)年身體不斷出現警訊,先是4月時因為卵巢扭轉,所以切除單邊卵巢與子宮;而做完婦科手術後,一直覺得胸部有異狀,

「歷經生死後的豁達心境」 文 / 念慈 出生於新店的寶姐,在家中7名子女裡排行老五。童年和爸媽與叔伯,幾家人共同住在一座漂亮的三合院,過著清苦但毫無憂慮的快樂生活。

「揮別罹癌陰霾,讓人生不留白」 文 / 念慈 49年次、出生在彰化的瑪莉,是家裡八名子女中的老么。備受父母兄姐呵護的她,成天呼朋引伴去玩耍,從不知煩惱為何物,因此,造就

「面對無常,永遠微笑以對」 文 / 念慈 出生在基隆的麗慧,父親是近海漁工,母親在工廠的食堂工作,在家中七名子女中排行老六。一場意外,造成爸爸的腳受傷,無法再跑船,於是

「蘭花般堅毅的生命力」 文 / 念慈 出生在台北社子的小蘭,由於父母無力撫養,三歲便送給竹北一戶喪妻的陳姓客家人收養。陳家是典型的三代同堂農村世家,當時除了阿嬤、養父外

「樂天知足的達觀人生」 文 / 念慈 錦昭因為出生在新竹縣關西鎮的錦山里,因此,名字中有個錦字。爸爸是小學老師,媽媽是典型的家庭主婦,家裡還有一個哥哥與一個妹妹。自小,

「樂天知足的達觀人生」 文 / 念慈 淡水南勢埔的一棟三合院內,素珍出生在一個四代同堂的務農家族。滿山遍野的各種蔬果、茶葉、稻米種植外,還飼養了100多頭的乳牛。365

「想開、看開、放開的樂活人生」 文 / 念慈 出生於桃園、60年次的安琪,父母在傳統市場賣水果,是家裡五個子女中的老大。學齡前,父母會把她帶在身旁,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兒

「秋本無愁 由心而生」 今年四月下旬在癌症關懷基金會作營養諮詢門診時, 接到來自一位美女小姐(肺腺癌,103年9月確診)的電話, 柔柔的聲音中隱約夾雜了些許無力,

「放下過往的執著,迎向新生的淬鍊」 撰文:念慈 出身南部望族的一心,自小便是備受父母與兄姐疼愛的么女。童年最令她懷念的美食是鄉下大灶餘溫炭烤出來的地瓜,如今,想到都還會

「擺脫人生的支架 享受不設限的未來」 撰文:念慈 民國52年出生的筱珍,上有三個姐姐與一個哥哥。父親原本在信用合作社工作,為了想給家人更好的生活,於是,和朋友合夥經營鐵

「小玲-心肝我的寶貝」 撰文:念慈 53年次的小玲,出生在純樸的雲林鄉間,父親在台糖任職,母親務農。身為家中長女的她,經常得協助母親,分擔6個妹妹與1個弟弟的照顧責任。

「可不可以讓愛停留久一點」 劉小姐在捐款前,並不認識癌症關懷基金會,一切的機緣都是因為媽媽的一個遺願。他說媽媽確診乳癌後,雖然經過治療,但還是不敵病魔不久前離世了,她

「壞心肝的超人媽咪」 小玲/2期肝癌 53年次的小玲,自幼體力始終不好,在升高中的一次健康檢查中,確診罹患B型肝炎與因鏈球菌感染的風濕性心臟病,此後的一、兩年間,必須

「沒想到我34歲就當了少奶奶」 心怡/1期乳癌 正值過年期間與家人團聚的心怡,格外珍惜這種簡單的幸福。因為,兩年前的此時,老天爺和自己開了一個大玩笑… 婚後不久

「走過顛沛歲月、彩繪亮麗人生」 撰文:念慈 三峽插角里的一處世外桃源,輕如薄霧的炊煙裊裊升起,凝神專注揮灑手中顏彩的秀娟… 放下畫筆,握著一杯龍井,回溯將近一甲子、充滿

「感恩生命中的貴人、珍惜擦身過的幸福」 撰文:念慈 正值過年期間,與家人團聚的心怡,格外珍惜這種簡單的幸福。因為,兩年前的此時,老天爺和自己開了一個大玩笑…! 2

「懷抱希望,勇敢走下去」 朱芷君採訪 自2007年起,肺癌便蟬聯台灣10大癌症死因首位,並呈現患者年齡層下降、女性逐漸增多的趨勢。不同於歐美國家罹患肺癌女性有七〜八成是

「行過死蔭幽谷後的樂活人生」 撰文:念慈 30歲那年,小茜嫁給了在大陸經商的先生,兩人開始共同創業。五年後,因故結束了辛苦打拼的事業,隨著夫婿來到台灣,轉眼已過了17個

「我是復發後才開始真正學習如何抗癌。希望藉由飲食及生活的習慣改變,讓我們從絕處逢生。」 撰文:施小姐 我是復發後才開始真正學習如何抗癌,記得民國97年初次被診斷罹患乳癌

「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 當得知獲得「103 年台北市優良志工金鑽獎」此項殊榮, 讓我驚喜萬分,感謝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委託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辦理推薦及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

「醫生說,這是一個奇蹟」 撰文: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 陳月卿 我的另一半蘇起因為曾經罹患肝癌開刀,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回醫院定期追蹤檢查。最初是每兩個月檢查一次,兩年後

「唯一改變的就是飲食。」 撰文:蔡素卿 雖熬過了艱難的舌癌手術,及長達138天的住院時光,但初出院時看著他手術後下巴拇指般大的開口,除了感到心疼外,更害怕返家後自己照顧

「愛的接力賽」 去年初結束公務人員生涯前,得癌症手術後仍每日精神抖擻的主任知道我這麼早退休是為了照顧有肝疾的先生,曾介紹我喝精力湯,於是退休後就整理家務、旅遊、看書、研究精力

「原本剩兩個月生命,現在是全食物飲食種子教師。」 撰文:營養師 陳冠蓉 102年8月開始,癌症關懷基金會著手進行第四梯次的癌友「飲食指導計畫」,過去在醫院衛教癌友,大多

「讓乳癌的自己成為孩子最好的生命教材」 撰文:王小姐 從小在農村長大,國中畢業旅行之前沒離開過雲林縣,每天學校、家裡、田裡三個點總有做不完的事,天真的以為生活就是如此。

「只要找到對方法調整飲食,就會帶給自己和身邊的人莫大的幸福。」 撰文:營養師 陳冠蓉 60歲的溫女士罹患肺腺癌二~三期,正在進行化放療中,他說自己真的好害怕很焦慮,晚上

「信仰給我依靠,陪太太勇敢面對癌症。」 撰文:朱芷君 相較於心思細密的太太Sheng(化名),談起罹癌過程時滿懷心酸委屈、不時落淚,徐大哥(化名)則顯得穩重自制,被太太

「正向思考,陪他過好每一天。」 撰文:朱芷君 在楊先生罹癌之前,楊太太的生活單純幸福。自家經營的汽車修理廠生意穩定,三個女兒乖巧貼心,「我們是大家既羨慕又嫉妒的恩愛夫妻

「健康之路是自己走出來的!是妳們讓紅橙黃綠紫黑白的彩虹飲食法,更豐富了我們的彩色人生!」 撰文:劉小姐 2012年12月31日應該是大夥開懷喜悅、享受著煙火跨年送舊迎新

「好希望這個好方法讓更多人知道!不必花冤枉錢吃那麼多藥與偏方,從天然食物中就能得到療癒力。」 撰文:營養師 陳冠蓉 邱太太是一位64歲的家庭主婦,和丈夫婚後育有一兒一女